相聲行業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創新,那麼,李宏燁寫出了三大本相聲專著,並且提出了大名鼎鼎的相聲公式,這到底是不是對相聲的創新呢?

郭德綱之所以聲名鵲起,成爲相聲行業的一代宗師,根本原因還是對於相聲表演和創作方面的創新使然。在剛開始的時候,對於郭德綱的表演方式,整個相聲同行們也表示不可理解。

郭德綱認爲相聲必須創新才能生存,這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表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相聲行業一定是內行人創新,而門外漢喊着相聲新說,這根本就是在瞎胡鬧。

2018年的《相聲有新人》,李宏燁是最大的贏家之一,通過這檔節目,無數相聲觀衆都知道了公式相聲這個概念。通過在舞臺上對相聲權威郭德綱的質疑,甚至對 整個相聲行業的原創性不足表達自己的不滿,從而名聲大噪。

李宏燁的狂妄,也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嘲諷,本來相聲行業裏有個李宏燁是好事,問題的關鍵是,歸根到底李宏燁不能算是相聲演員,充其量只是相聲愛好者罷了。打着相聲演員的名義,而本身的本事只是相聲愛好者,這纔是李宏燁遭到很多網友諷刺的原因所在。

李宏燁讓人感到佩服的一點是,他真的有種“無知者無畏”的勁頭,雖然他的相聲一直飽受爭議,但是他依舊在堅持,並且不斷傳播自己對於相聲的理解,對相聲創作理念和總結的經驗。

前幾天,李宏燁轉發了粉絲的一段視頻,內容是李宏燁開班授課講授相聲常識,這段五分鐘的視頻,李宏燁用自己的理解,講述了相聲行業之中,捧哏和逗哏之間的關係,並且對於兩者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聲創作到底能不能公式化呢?李宏燁把自己的相聲社命名爲“新語相聲社”,所謂“新語”這是和傳統相聲完全對立而言。在李宏燁看來,傳統相聲“老”了,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市場,所以應該創作一些新相聲。

實際上,傳統相聲流傳到今天,到底在傳承什麼?更重要的不是包袱本身,而是前輩藝人們對於一個包袱是怎麼創作出來的,他們用一生的時間來總結經驗,並且用相聲作品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傳承了下來。

因此傳承的不僅僅是相聲作品,而是相聲作品到底是如何創作的。

這是爲什麼要學習傳統相聲的根本原因,李宏燁不懂傳統相聲,希望用所謂的公式來簡單的套,相聲創作不是如此的機械化。

如果把傳統相聲摒棄掉,只是用所謂的相聲公式,這不是相聲的創新,而是把相聲行業格式化,然後重新來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