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造假嚴重挑戰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毀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破壞市場信心,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是證券市場的‘毒瘤’,必須堅決從嚴從重打擊。” 6月6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20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出,未來,中國證監會將“堅持制度優先,推動上市公司誠信合規”。

閻慶民強調:“多措並舉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給投資者一個真實、透明、合規的上市公司,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手段,也是上市公司監管工作的初心使命。”爲此,閻慶民提出四項上市公司監管原則:第一,堅持制度優先,推動上市公司誠信合規。證監會將“對照新證券法,全面梳理完善上市公司監管法規制度”。

第二,堅持問題導向,持續強化上市公司監管。證監會將“不斷提高違法違規成本,進一步淨化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同時,“加強對上市公司內控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監管,通過加大培訓力度,真正抓住‘關鍵少數’”。

第三,堅持風險管控,防範化解上市公司重點領域風險。證監會將“平穩有序推進股票質押風險化解,不斷健全退市機制,實現優勝劣汰”。

第四,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監管效能。積極督促上市公司樹立企業上市和“思想”上市同步,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加大對存量優秀上市公司的新聞宣傳,講好上市公司故事,營造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閻慶民提出:“推動監管轉型,繼續加大“有獎舉報”力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毫無疑問,有效“打擊壞股市,表彰好公司”,這是大幅提出中國股票市場誠信質量的重要舉措,尤其在全球“股權資本爭奪戰”戰事日趨激烈、中國資本市場不斷擴大開放的過程中,強化市場誠信建設的意義倍顯重大。還是那句返璞歸真的老話:面對一個造假盛行的股市,國際成熟投資者不僅不願參與,而且會對市場估值大打折扣。所以,在A股市場逐步向全球性金融市場演進的過程中,只有掃清哪些“敗類股”,還A股市場一個朗朗乾坤,纔有可能導致A股價值重估,而真正體現價值窪地對全球股權資本投資者的吸引力。

作爲在中國股市浸淫30年的老記者,深刻感受“公司上市,但管理者思想沒上市”的歷史情況。所以,我們大讚閻慶民提出的、“企業上市和思想上市要同步、要形神兼備”的主張。上市公司同時也叫“公衆公司”,但中國有多少上市公司管理人能夠熟記並踐行“公衆公司”的責任和義務?形似神散、逢事敷衍、大股獨尊,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大會形同虛設,這不是大量上市公司的常態嗎?打從劉鴻儒先生開始,歷任中國證監會主席都在強調“上市公司質量對股市的基石作用”,但時至今日,上市公司質量到底如何?造假衝動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

不要再抱僥倖心理。從近期的情況看,上市公司造假難度和造假成本正在大幅提升。今年以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連續三次會議,點名嚴打資本市場造假行爲。而去年以來,不過一年多的時間裏,證監會累計對22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爲立案調查,對18起作出行政處罰,向公安機關移送6起。別以爲這不算什麼,與發達股市相比,這已經屬於“不可思議”。不過,就當下而言,不怕揭出的“黑幕”多一些,多了說明認真,認真才能把中國股市“敗類股”除淨。我們認爲,中國證監會正是這樣的意願,否則不會如此大張旗鼓地提出“有獎舉報”措施。而“有獎舉報”實際是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置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使之無處遁形。

閻慶民強調,上市公司應當肩負起規範發展、提高質量的第一責任和主體責任,堅持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牢記初心使命,在新時代資本市場建設中展現擔當作爲,“守法合規、誠實守信、規範治理”是對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