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新麦上市季节,作为主粮的小麦价格比较稳定,可是玉米和大豆价格却在突然间大幅攀升,6月15日,国内期货市场上玉米、大豆携手上行,特便是玉米已经突破2015年11份以来高点。自今年以来,大商所2009合约累计上涨了154元/吨,涨幅为7.84%;2101合约年度涨幅更是高达18.28%。而玉米本轮上涨和期货投机还没有多少关系,因为当前现货价格表现更为坚挺,一些地区玉米现货价格早已超过2200元/吨,不仅出现了基差为负的现象,而且一些地方玉米价格已经超过小麦。当前玉米走势形态依然较好,后市或仍有很大上涨空间。但在这种整体经济环境并不太好的情况下,玉米这种特立独行的涨势还能维持多久呢?

本轮玉米价格上涨的基本面逻辑

受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和消费预期良好双重影响,今后几年国内玉米供需偏紧的格局或将逐渐成为事实。这也是在去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之后,同样是饲料主要原料的豆粕价格持续走熊,而玉米价格却能够逆势走牛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一些贸易商也看到其中的商机,去年产出的新玉米基本进入流通环节,种植户手中几乎已没有余粮。今年临储玉米投放已走过第三轮,火爆的抢粮氛围为历年少有,不仅是每吨200-300元的溢价让人眼前一亮,三轮下来仍然接近100%的成交率更是难以想象。而今年低关税的720万吨玉米配额也几乎发放完毕,来自进口玉米的价格压力也大为减轻。

另一方面,原先低迷的消费也有所改观,从农业农村部监测的信息显示,当前全球生猪存栏量也呈现大幅回升态势,饲料消费逐步回暖或将成为大势所趋。地摊经济引发食用玉米和淀粉消费增加猜想,也被一些人是后市玉米价格利多因素。

玉米技术形态上升势头完好

自2015年11月份之后,国内玉米价格直线下行,从2500多元一吨的价格一度跌破1400元/吨。取消最低保护收购价格后,在高企库存的压制之下,玉米价格直线下坠。不过,进入2017年之后,在市场供需支配下的玉米开展了艰难的上行步伐,就这样一年一个脚步上涨到当前的位置。无论是从年K线还是月K线上看,玉米多头排列秩序完好,今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可以说是月月走高。

在日K线上中,当前玉米已从4月份中的调整形态走出,强势突破了4月下旬形成的高点,结合当前现货和临储拍卖的火爆表现,可以说玉米后市价格仍然将以上涨为主基调。

限制玉米上涨的一些因素

尽管当前玉米价格水涨船高,但是依然还有很多限制因素。首先是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替代品逐步将受到追捧。就以小麦为例,我们都知道正常情况下,小麦价格往往比玉米高很多。但是在充裕库存和连年丰收压制下,国内小麦价格基本维持在最低保护收购价左右,一些质量较低的小麦甚至还卖不到1.1元/斤。所以,当前就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玉米价格高过小麦的情况。这样,很多饲料企业或许将更多地采购价格更低的小麦作为原料。此外不仅仅是国内小麦,杂粮的使用也会很高。

另一方面,虽然当前疫情和地缘政治形势,似乎在短期内确实能够对玉米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但是一旦疫情影响降低、相关贸易隔阂逐步化解,如果国内玉米价格上行过快,大量进口玉米以及相关替代品或将会蜂拥而至。就比如说,当前国内玉米大幅上行,而巴西玉米却一直处于跌势中。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再破新高,一些地区现货价格甚至已经超过2300元一吨,玉米长期缓慢上行的趋势依然存在,但是从当前经济总体走势和一些压制因素来看,玉米价格或许又不大可能出现暴涨行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