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遠古三皇五帝,到現代改革開放六十週年,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禮”字貫穿古今。“禮”可理解爲禮儀,又可解釋爲規矩。規矩,總是會讓人想到法律上的條條框框,其實不然,因爲規矩體現在方方面面。

譬如,對待朋友要講一個“信”字。對待生意要講一個“誠”字,對待戀人要講一個“忠”字。“立身處世”,從來都不簡單。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古人對事、對人的其中一種看法:水至清則無魚。

水至清則無魚

水太清了,魚則無法生存。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魚需要在水中生存,便需要氧氣、腐殖質以及其他微生物。由此可見,古人這句話竟然暗合科學道理。

不過,依照當時的歷史背景來說,古人要表達的應該是若是水太過清澈,魚在水中無所遁形,便會被捕殺殆盡。

“水至清”代表着一種極端,“無魚”則是極端的後果。清澈的溪水總是讓人歡喜,讓人看了忍不住淺嘗幾口,水清是好事,但若是好事好過了頭,則會變成壞事。用近代某一句話來說,便是天使與惡魔之間往往只差一線。

物極必反,從來都是悲劇。有一個人,他認爲每天喫三頓飯太麻煩了,若是能把好幾天的飯,在一天之內喫完,是不是接連好幾天都不用喫飯了呢。於是,他將好幾天的食物擺在桌子上,一邊喫還一邊洋洋得意,覺得接下來的幾天可以把喫飯的時間省下來,於是,他撐死了。

喫飯是好事,想要節省時間也是好事,但是這個人明顯錯估了自己的飯量,或者說他偏離了“度”。事實證明,做人做事都要有度,只有把握好了度,纔不會招人嫌棄,甚至迫害。

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范蠡,雖出身貧賤,但志氣不短,日夜苦讀終得滿腹經綸,遇到自己要輔佐的主人,勾踐。不負衆望,助其滅掉吳國。勾踐大仇得報之後,全國皆知范蠡智謀無雙。在幫助勾踐之前,勾踐許諾要給他潑天富貴。

功成之後,范蠡卻彷彿不記得這段往事,主動請求退隱。化名歷經商海三次,成爲全國首富,每當皇帝將目光注視到自己身上時,范蠡又散盡家財時,自稱陶朱公。

挽大廈將傾,是一種魄力,急流勇退,則是一種智慧。適可而止,在“水至清”之前停下腳步,換得滿塘肥魚。

身在規矩之內,不是想着如何打破它,而是利用規矩的特點爲自己鋪路,迎來更美好的人生,如朱熹所言: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老話說:“道理全在書上,做人卻在書外”。當道理離開書本來到了生活,最直觀的體現便是融入了人情,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是文章。很多人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卻不知其竟還有下半句,“人至察則無徒”。

人至察則無徒

一個人,若是對他人要求太過嚴苛,便會沒有朋友。雖然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但是生活中總有那麼一類人喜歡斤斤計較,硬要從無縫的雞蛋裏挑出一些骨頭,做人做事不留有餘地,不討人喜歡。

別人不喜歡,難道就不做了嗎?縱觀古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特立獨行之人,而歷史車輪的轉動,很大程度上是由這部分人推動的。

比如古代變法第一人商鞅,商鞅在秦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觸動了許多貴族利益,很多人不喜歡他。

哪怕太子犯了錯,商鞅都要執意處罰,雖然到了那個時刻,其變法的作用已經體現出來,秦國強大了很多,但是商鞅沒有停止的意思,在某些時刻他甚至把自己當作了秦國法律的代言人。於是乎,他的結局是悲慘的。但是他的行爲,又是可敬的。

古人崇尚中庸之道,明哲保身是基本的行爲準則,除非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譬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過真的在那個時候,相信也沒有特立獨行者。從歷史上看,在國家存亡之際,中國人總會團結在一起。

結語

現在,年輕人大多不喜古代的典籍文章,覺得這些古人的大道理太過沉重、迂腐,不適合現代輕快的節奏。殊不知,我們所知道的一切道理,皆來自於這些史書典籍,人有落葉歸根之說之時,知識當然也需要溯本求源。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徙”,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宮篇》,做人、做事總會遇到困頓局面,想要“源頭活水”,不妨思考這句話的深意,能想通透的都是聰明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