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幼仪,人人都会想到他与徐志摩的一段坎坷婚姻,但对于她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还有一位,便是她的二哥张君劢。

比起徐志摩,张君劢才算得上真正改变她人生的男人。

张幼仪

张君劢在家中排老二,下面有妹妹张幼仪,弟弟张嘉璈。从小张君劢读书认真,悟性过人,六岁读私塾,12岁上广方言馆学贯中西,是一位一辈子遵循着儒家思想的人。

而当时的张家是极具盛名的望族,祖父曾是知县,所以家中封建礼教十分严格。而出生在封建家族的张幼仪,必然会当作大家闺秀培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学习三从四德。

但是通过二哥张君劢和四哥张嘉璈的帮助,1912年12岁的张幼仪前往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上学,学习先进教育。

张君劢

那时的张君劢,刚刚从日本留学归来两年,取得殿试资格,成为末代翰林,加入了梁启超营下,已然算是成功的学者。

而在哥哥呵护下成长的张幼仪,看似很幸福,其实也受到过封建思想的影响。

“裹足”便是她儿时的痛,古人以小脚为美,喜欢将女子的脚包成粽子般大小,称三寸金莲,据说不裹脚的女子,很可能会嫁不出去。

历史上最早出土的缠足鞋,长13.3厘米,宽4.5厘米。

张幼仪自然也难逃此劫,裹脚全程都是靠蛮力改变脚的形状,完全没有技巧可言,甚至还要放上碎瓦块在脚下行走,苦不堪言。

缠足女子

忍受不了裹足之苦的张幼仪,哭了几天几夜,既心疼又无奈。

最终张君劢站出来,面对令他厌恶的封建陋习,面对妹妹的哭声,他毫不犹豫地制止了这一切。

母亲很不解,质问他:如果将来没有人愿意娶她怎么办,谁负责照顾她一生?

张君劢义正严辞的告诉众人,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会照顾她一辈子。

就这样,小小的张幼仪被哥哥保护着,躲过了这痛苦的过程。

再后来,张幼仪被哥哥们安排去女校读书,又因为四哥张嘉璈结识了才华横溢的徐志摩,读了三年书还没毕业的张幼仪,便被父母召回,安排与徐志摩结婚。

15岁的张幼仪辍学来到浙江,成了徐家的少奶奶,也成了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

拥有一个渴望自由的丈夫,是张幼仪的不幸,同样包办婚姻也是他们共同的不幸。

四哥

可谁又能料到,徐志摩会如此“叛逆”呢?远在德国的张君劢,得知妹妹寻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夫君,还漂洋过海的写信道贺,祝二位新人百年好合。

殊不知,张幼仪的婚姻悲剧,才刚刚开始。

徐志摩与张幼仪婚后生下一子,便“抛弃妻子”,独身出国。

张君劢得知后,为妹妹打抱不平,亲自写信给徐志摩,责令他将张幼仪接到国外,心不愿情不愿的徐志摩,碍于情分,还是同意了。

可就算这样,依旧不能拯救两人的婚姻,徐志摩为了与张幼仪离婚,还逼她去打掉二胎。

张幼仪徐志摩

最终,生下次子的张幼仪,在徐志摩连看都不看一眼亲儿子的情况,彻底失望,在张君劢的支持下签了离婚协议,带着儿子与张君劢远走德国。

来到德国后,张幼仪在大学学习育儿教育,既能获得一技之长,又能学会如何科学的养育孩子,一举两得。

1926年,张幼仪回到上海,奔波于北上两地,一开始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在四哥张嘉璈的鼓励下,成为中国银行副总裁,主持上海各国的银行事务。

张幼仪说过:

我的一生大致分为两段,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

而张君劢对张幼仪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幼仪和儿子

直到1953年,张幼仪与苏纪之结婚,参加婚礼的张君劢被张幼仪以父亲的礼数对待,可见兄妹二人的感情多么浓厚。

张君劢担起了兄长如父的责任,张幼仪也将他看成阴霾中的阳光,绝境中的救命稻草。

张君劢也真正地做到的当初的那句誓言:我照顾她一辈子。

就算后来的张君劢生活穷困,靠书稿度日,也从未接受过众人的接济,不愿成为谁的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