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許久未曾露面的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發佈了自己的單曲《探清水河》。

這首單曲改編自同名地方小曲,由音樂人劉卓製作,將傳統曲藝同流行元素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張雲雷在介紹這首歌曲時說道:《探清水河》對他來講非常特別,這次重新演繹,希望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張雲雷原名張磊,天津人,1992年生人,自幼學習傳統曲藝,擅長太平歌詞等傳統曲藝的演唱,他是郭德綱的小舅子,同時也是徒弟。

2018年前後,張雲雷開始逐漸走紅,他最爲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這首小曲《探清水河》。

張雲雷嗓音細膩,悠揚婉轉,唱起這首《探清水河》來有種娓娓道來之感。這首小曲也成了張雲雷最爲經典的代表作。

張雲雷這首流行版的《探清水河》在曲調方面沒有做什麼大的改動,歌詞方面則將一些不合時宜的詞進行了修改和刪減,然後用流行歌曲的方法進行重新演繹,聽起來更加入耳,傳唱度也更高。

將傳統小曲改編並加入流行歌曲元素是條可走之路,如果堅持下去,張雲雷或許能成爲宗師級的人物。

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探清水河》這種傳統小曲誕生的年代比較久遠,這些小曲主要在民間傳唱,有些甚至是“窯曲”,所以歌詞當中難免會有一些不符合當下審美,甚至有一些糟粕,不適合傳唱的內容在裏邊。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許多地方小曲難登大雅之堂,它們自然也就逐漸消失,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而張雲雷作爲新一代偶像派相聲演員,擔負着傳承和發揚傳統曲藝的重任,他完全可以像改編《探清水河》一樣,將其他傳統小曲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在不改變主題的情況下將部分內容進行調整,使其符合時代要求和大衆審美標準,讓那些“見不得光”的傳統小曲重見天日。

其次,張雲雷可以效仿這首流行版《探清水河》的製作模式,將傳統小曲與現代音樂相結合,打造出現代年輕人喜歡聽的全新音樂。

這樣,將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瞭解傳統曲藝並喜歡傳統曲藝。總之,《探清水河》不能一枝獨秀,讓其他小曲共同傳唱開來纔是真正的傳承和發揚傳統曲藝。

這就像相聲一樣。最早的相聲屬於“撂地”或“市井”文化,說白了就是直接接觸老百姓的,裏邊的“髒活”,“黑話”,“葷段子”非常之多。

爲此,相聲大師侯寶林專門對傳統相聲進行了整理和全面的修改,將傳統相聲中不合時宜的東西去掉,使相聲更加貼近時代需求並將相聲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

將“撂地”表演的相聲推上了大衆舞臺,是侯寶林對相聲做出的巨大貢獻,這也是爲什麼侯寶林被我們尊稱爲相聲大師的原因。

假如張雲雷也像當年的侯寶林大師一樣,將傳統小曲重新演繹,使其廣爲流傳,若干年後,或許張雲雷也能成爲宗師級的人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