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们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口罩虽然还要戴,但能出门溜达了,全国各地也正在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可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在大爆发,所引起的惊涛骇浪、重大新闻是一个接一个。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当属英国应对疫情的策略——英国宣布进入抗疫的第二阶段——拖延阶段,目标是让大多数人感染,获得所谓“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简单地说就是,人群中免疫某种病原体的比例越高,该病原体复制感染健康个体增生的几率就会越小,这样病原体就会越来越少,最终消失。病原体消失后,不能免疫该病原体的人也就没有机会再受到感染了,这样也就变相的保护了这部分人群。

这让小编想起了自己胳膊上的痘印,那是小时候接种天花疫苗留下的。现在,天花已经被消灭了,新生儿也不在需要种痘,注射天花疫苗以获得天花抗体。看起来“群体免疫”貌似有点道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是天花疫苗和针对天花病人的防治。

疫苗和相应的治疗手段,才是谈“群体免疫”的前提,没有疫苗和治疗手段就直接搞“群体免疫”,有点不靠谱啊。曾经肆虐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黑死病,虽然现在很少见了,但针对黑死病的“群体免疫”貌似还没有真正的形成。

“群体免疫”到底靠不靠谱,有没有科学依据?对此钟南山院士的回答是:联防联控的预防,从源头预防,是最古老但有效的方法。冠状病毒并非一次感染终生免疫,不能靠集体免疫解决问题。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英国的做法不靠谱,还是得严格防控,加紧疫苗的研制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