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下午,因为和一所师范大学约好了要给他们的国培学员做一个网上直播讲座,我需要离开学校。临走之前,我特意交代班长留心班上的纪律等。

我想,才一个下午,学生们又都是临近毕业的学生了,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何况,自疫情后开学以来,班里一直太太平平,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呈现着一派宁静祥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但不知怎么的,心里终究还不是十分踏实。次日早上,一到班里,我就问班长:“昨天班里没出什么事吧?”

“不,老师。昨天班里可不太平。”班长一边摇头叹气,一边惨然一笑的神情里,写满了一言难尽的苦楚。

“嘿!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东和冠打起来了!”

“因为什么?”

班长还没回答我,英语老师过来了:“李老师,你可来了!昨天下午东和冠打架,恰好被我撞上,我和一帮男生使了好大的劲才算把他们拉开了。当时那个情形啊,实在太吓人了:东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都直了!我们把他俩拉开好长时间之后,他才回过神来。那个样子,把班里的好多学生都吓呆了……”英语老师心有余悸的神情,足以印证昨天那场撕打的惨烈程度。

啊?竟会有这样的事?!

东和冠这两个孩子,很是相似:一样的散漫贪玩,一样的学习成绩不好,一样的好玩闹。但他们俩品质都挺好的,不是惹事耍赖的孩子,都是一副憨厚实在样。

他俩怎么会打起来?

接连询问调查了几个同学之后,事情的起因就摸清楚了。我把两个当事人叫出教室。

很显然,两人知道我是为什么叫他们,都低了头站在我前面。

“昨天下午是怎么回事?东,你先说。”我平静中透着严肃。

“下课时,我和伟两个人用喷水壶互相喷水玩,是伟不小心把水喷到了冠的身上,可是冠夺过来水壶就朝着我喷水!我特别生气,我们俩就打起来了。”

东气哼哼的述说,流露着他依旧未消的怒气。

“冠,说说你的情况。”我转向站在一边的冠。

“我当时在座位上坐着,突然就有水喷到了我身上。我回过头一看,东手里正拿着个水壶,我以为就是他把水喷到我身上的,就夺过来水壶朝他喷了一下。结果他恼了,我俩就打起来了。”

没错,这就是事情经过,跟我之前调查到的完全吻合。

“去,把伟叫出来!”我示意东,语气开始变得严厉。

伟皮笑肉不笑地来到了我的前面。

“马上就要初中毕业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无聊?你们有点出息没有?一个喷水壶,就成了你们消遣的玩具、惹事的工具,还差点惹出人命官司!”我用“恶狠狠”的目光先盯着伟,然后又在三个人身上扫来扫去。

“东,你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很生气,是吗?”我把目光定在东的脸上。

东看着我,点点头。

“你有多冤?不是你和伟打闹,水也喷不到昊的身上,你难道一点责任没有吗?水喷到昊的身上,他回头看到你拿着水壶,就以为是你喷的。你不拿水壶他能误解你吗?在这件事上你生气、你较真,我问你:作为学生,来上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把学习搞好了吗?你对得住辛苦供你上学的爹妈吗?学习成绩那么差,你怎么不生气、不较真?该较真的不较真,不该较真的瞎计较,我看你是太犯浑,太不辨是非!”

被我一通火力十足、机关枪般的扫射之后,东耷拉了脑袋,再不理直气壮了。

一旁的冠面露喜色。

“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是受害者,你也很生气。是吗?”我的目光盯向了正兀自窃喜的冠。冠露出一脸无辜和期待我给他“伸冤”的眼神,点点头。

“你是个小肚鸡肠的受害者!我问你,现在这么热的天气,那点水喷到身上,对你妨碍很大吗?”

冠摇摇头。

“是啊,那一点点水,根本就算不上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对于无聊而小心眼的你来说,就成了头等大事!你就要不顾一切地反击,不顾一切地报复,不顾一切地较真!刚才我训东的那些话同样适用你:你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你怎么不较较真?你怎么不生气?”

同样被我一番“狂轰滥炸”之后,冠也耷拉下了脑袋,原先的那点喜色全无踪影了。

“哼,你们俩还一个比一个生气,不要命地撕打,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你们好好想想:假如你们当中的一个人被打伤住院了或者打出了人命,起因就是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荒唐不荒唐?无聊不无聊?愚蠢不愚蠢?什么男子汉!”我眼里冒火,怒视着东和冠,给他们来了个“火力全覆盖”。

从两人的眼睛里看得出来,他们陷入了思索。

“这件事本来不大,但性质很恶劣!你们三个,每人写一份关于这件事的说明。要详细记叙事情的起因、经过,必须有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还要写出对此事处理结果的感想。不得少于600字,午读时间交给我!”

说明一下,初中作文主要是写记叙文,且一般要求600字左右。嘿嘿!

“此外,看你们充沛的精力无处可用,罚你们三个打扫卫生一星期!……有没有异议?没有的话,我就要到班里宣布处理结果了。”

三人均表示没有异议,服从“判决”。

“回班!”

随后,我也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现在我宣布一下对昨天下午东和冠打架这个愚蠢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处理结果,也给大家压压惊……”

有同学忍不住地窃笑。

宣布完,我追问道:“我说这是个愚蠢的事件,大家怎么看?”

“确实愚蠢,这根本不是个事,不应该计较,更不应该大打出手。”

“他们俩太小心眼了。”

……

这七嘴八舌的议论,应该能对所有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

午读时,三个人一起来给我交事件说明。我一看,东和冠都表示:一件小事,却被他们闹成了大事,归根结底是自己太无聊,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以后,一定不会再犯这种愚蠢的错误了。

我用白眼翻着他们:“嗬,写的还不错嘛!认识上有了一定的高度,表达上有记叙有议论的,字体也比往常工整——都比你们平时的作文水平高出了一大截。看来,你们三个也实在是该罚该收拾啊。”三个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然后一齐瞅向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哎,你们俩之间不是还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吗?”我望着东和冠。两个曾经的冤家对头互相对视一眼,“粉面含羞”:“老师,我俩握手言和了。”

“这还差不多!通过这次事件,你们给我记住两点:一是与人相处要大度宽容,不要冲动;二是要记住,写记叙文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才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

本来,艺术就是源于生活的,而生活中也是要讲究艺术的嘛。

作者简介:李宝虹,郑州市第51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市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五一奖章获得者。河南大学、江苏师大、四川师大等多所高校特聘国培专家。在省内外做师德师风、专业成长和班级管理等类型讲座200多场。

——本文选自教学参考河南站公众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