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6月9日我國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由於全球疫情尚未出現拐點,國際旅行和開放校園依舊存在風險,澳大利亞發生多起針對亞裔的“不良事件”,教育部提醒廣大留學生當前要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其實,這是我國在一週之內針對澳大利亞第二次發出預警。

6月5日,我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消息,提醒民衆近期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近期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澳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爲明顯增加。關於澳國內針對華人和亞裔種族歧視暴力行爲的增多,在澳當地的亞裔社區也同時發出警告,呼籲中國遊客不要來澳,以免遭受種族歧視。早在4月,兩名中國女留學生在墨爾本遭種族歧視攻擊。施暴者用髒話說“滾出我們的國家,你不屬於這裏”,一邊施以人身攻擊,導致受害人受傷。

近期以來澳針對華裔的辱罵、毆打等歧視行爲,愈演愈烈有升級現象。而澳大利亞當局卻不當回事,而且是選擇性失明的否認這些事實。澳副總理邁克爾·麥考馬克6日表示,澳境內“從未爆發一波針對中國人的暴力事件,澳旅遊部長也同日聲明稱,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和移民社會。過去的幾個月裏,澳大利亞針對華裔乃至亞裔的種種歧視現象,已多次曝光在公衆面前。

爲此,6月8日我外交部發言人列舉了一系列事實來予以回應,而這些事實全部來自澳媒的報道。如今年第一季度已有數百名亞裔投訴遭受種族歧視,種族歧視投訴佔比高達25%;4月一週內就發生3起針對華人家庭的種族主義襲擊;新南威爾士州今年1-4月收到241起種族歧視投訴;昆士蘭州警方3月-5月初收到22起種族歧視報案等。很多在澳華人華僑不僅遭受言語侮辱甚至圍攻傷害,而且家庭財產遭到破壞,華人和亞裔在日常工作中明顯遭受不公正待遇;悉尼、墨爾本等多個城市出現對華種族歧視的塗鴉或文字。

中方面對這樣的現實,不得已連續兩次發出預警。澳大利亞在經濟和留學生交流上,與我國關係緊密且獲利豐厚。根據澳方數據,僅2019年在澳中國留學生人數爲22.9萬人,中國連續19年成爲澳洲國際學生最大生源國。去年,澳大利亞接待的海外旅客中,140萬人來自中國,佔比高達15%。2018年,澳高等教育機構從留學生身上賺取了88.4億澳元的學費 ,佔其總收入的26%,外來留學生收入成爲澳的主要經濟來源。

澳大利亞雖然說屬於經濟發達國家,但是由於地廣人稀自然資源極爲豐富,澳大利亞的大宗出口商品大多數爲農產品,以及鐵礦石等礦產資源。澳通過與我國的出口貿易,以及吸引我國的大量留學生,賺得是盆滿鉢滿。可是澳是一個翻臉無情的袋鼠國,獲得了大量利益之後絲毫沒有感恩之心,而且還忘乎所以地跟着美國圍堵和遏制中國,成爲美遏華的馬前卒。有時候表現得比美國還要美國。

在今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情況下,澳大利亞派出軍艦跟隨美國來南海“自由航行”;特別是在對待新冠疫情問題上,澳積極呼應美國向中國的所謂索賠,並且在5月18日的世衛組織大會上 ,極其可惡的帶頭提出,對我國開展所謂的新冠病毒源頭的“獨立調查”。最近,又與美英加聯合發佈涉港聲明,妄圖對中國內政進行粗暴干涉和無端指責。5月16日,澳總理莫里森竟然聲稱,澳即便是犧牲與中國的貿易關係爲代價,也要將永遠堅持自己的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