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頭條:沐心語

中國第一泰山

要說選女婿的眼光,古往今來似乎沒有人能夠比得上獨孤信,他的七個女兒裏面,有三個做了皇后(太后),所謂“得獨孤,得天下”。

長女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做了獨孤皇后;

四女嫁給了西魏唐國公李昺,其子唐高祖李淵稱帝后,追封爲元貞太后;

七女嫁給了隋文帝楊堅,又一個獨孤皇后,而且這個獨孤伽羅很是厲害,將獨孤家女兒個性剛烈的性格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把一個結束南北朝統一中國的英雄皇帝愣是給管得不敢納妃,在封建社會即成功實現了一夫一妻的婚姻。

由於這樣的選女婿的眼光,獨孤家成了封建社會外戚中特別突出的代表,而獨孤信本人,則獲得了“中國第一泰山”的光榮稱號。

側帽風流獨孤信

獨孤信本名獨孤如願(瞧瞧人家這名字取得,如願,多好,什麼願望都實現了)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朝鮮卑族帥哥,而且是很知名的帥哥。

獨孤信這個名字是他的好基友宇文泰幫他改的,據說是因爲他爲人英雄仗義,以信義著稱。

獨孤信英俊瀟灑,玉樹臨風,可以想象在那個時代,獨孤郎是女子們心目中白馬王子的上佳人選,單單一個“側帽風流”的典故,就把許多的美男子給比下去了。

話說有一回,獨孤郎騎馬外出,回城時頭上戴的帽子歪了,他就這麼帽子歪歪地進了城,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

第二天,全城的人,都故意把帽子歪戴在頭上,蔚然壯觀,什麼是時尚?獨孤信不用特意開發佈會,就能引領潮流,站在了時尚的最前沿。

亂世英雄獨孤信

所謂是亂世出英雄,更何況那個亂世還真不是一般的混亂。

獨孤信很能打,加上又出身貴族,在一場又一場的混戰中,他由俊美少年成長爲獨孤將軍,並且頗有謀略,屢立奇功,三十歲不到就升至大司馬,看來連老天爺也眷顧長得好看的人啊。

據說獨孤信治理有方,他的屬地相對安定富足,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他選女婿的眼光絕對不是湊巧的,而是確有眼光,不然,這麼湊巧的事情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發生。

一直忠心的獨孤信

爲效忠北魏孝武帝,獨孤信拋下父母妻兒,追隨君主來到了好友宇文泰身邊,史稱西魏。

且不說獨孤信此舉合了忠孝難兩全的古話,那個被他拋棄的妻子也真是夠可憐的了,失去了丈夫不說,還身陷囹圄,爲他的忠心而做出犧牲。

要不怎麼說嫁帥哥是一件很挑戰的事情呢,而嫁一個所謂的重信義的帥哥,則是更加挑戰,說不定哪一天,人帥哥就爲了信義而義無反顧地放棄了你。

接下來,宇文泰找了一堆理由,殺了北魏孝武帝,另立了一個傀儡皇帝,自己做起了實際的皇帝。

難怪人們形容政局,喜歡用風雲變幻四個字,天下可不就是在這些人手裏,翻手爲雲,覆手爲雨。

但事已至此,忠心的獨孤信也只能接着忠心了。

獨孤信是單身一人來到西魏的,於是又娶了不止一個妻子,生下多個孩子。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獨孤家的小姐們個個都是美女,要不怎麼隋唐兩朝的皇帝都長得一表人材,要模有樣的。

但是美女也問出身,倘若沒有這樣一個父親,沒有了這個父親獨到的眼光,再美的美女,也沒辦法自動美成皇后。

雖然說當上了皇后不一定就是好事,但是一家子姐妹三個都當上了,還很是風光顯赫的。

長女嫁宇文毓成北周皇后

當獨孤家的女兒們漸漸長大,獨孤信選女婿的眼光開始顯現出來了。

他將長女嫁給了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好朋友成了兒女親家,好上加好。

宇文毓文采出衆,爲人更是溫柔敦厚,因此儘管獨孤大小姐有脾氣,這一對少年夫妻,還是很情投意合,恩愛相親。

宇文泰死後,其侄宇文護逼迫傀儡皇帝將帝位禪讓給了另一個傀儡皇帝宇文覺,宇文家的北周政權由此正式登臺亮相。

宇文覺少年當國,很是不滿堂兄宇文護的專權,其老爹宇文泰的兄弟們也不滿啦,一來二去的,一代帥哥獨孤信被宇文護給害得自盡了。

宇文覺被廢后,宇文毓被宇文護選中,成爲了北周第二任皇帝。

宇文毓不顧宇文護的反對,堅持讓獨孤家長女在其稱“天王”後正式當上了王后。

遺憾的是,個性剛烈的她僅僅當了兩個月王后,就鬱悶得去世了,她死後,宇文毓沒有再提立後之事,後來在自己改稱“皇帝”時,也仍然追稱死去的獨孤氏爲“皇后”。

再後來,宇文毓被毒死,與獨孤氏合葬,生不同時,死亦不同日,但求得死後同穴,長相廝守,雖然英年早逝,但是嫁了這麼一位情深義重不離不棄的夫君,獨孤大小姐比起那些不被丈夫珍惜但活了老死的女子,應該是幸運得多的吧?

四女嫁李昺成大唐太后

獨孤家四小姐,嫁給了隴西郡公李虎之子唐國公李昺,她的傳奇,始於生命的後來,她的兒子稱帝后。

獨孤四小姐據說是個病美人,但是脾氣異常火暴,把幾個兒媳婦罵得都不敢靠近她。

後來,服侍這個厲害婆婆的光榮任務就落在了李淵妻竇氏的頭上。

竇氏出身名門,是北周的襄陽長公主之女,就是這麼一個高貴的兒媳婦,經常整月衣不解帶地親自侍奉獨孤四小姐,在史書上把自己歷練成了孝順的榜樣。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如果不留神攤上了一個難侍侯的母親,那就趕緊取一個好妻子,不斷可保後院安寧,說不定還能助自個當皇帝呢。

七女嫁楊堅成隋朝皇后

獨孤家小妹獨孤伽羅,是大隋王朝開國皇后。

衆姐妹之中,她年紀最小,脾氣最大,獨孤信在去世的前一年,將她嫁給了北周大將楊忠之子楊堅。

據說楊堅相貌堂堂,器宇軒昂,十六歲即成爲開府驃騎大將軍,而且他很有勇氣地上門來求親來了。

同大姐姐一樣,獨孤伽羅十四歲出嫁,這對少年夫妻情投意合,發誓對彼此一心一意。

遺憾的是,還在獨孤伽羅的有生之年,楊堅就沒能做到用情專一,雖然他稱帝后,獨孤伽羅去世前,沒有納妃。

楊堅對獨孤七小姐承諾“無異生之子”,他的孩子也都是獨孤伽羅所生。

之所以能夠如此,獨孤伽羅的美貌倒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因爲她是一個有政治眼光的女子,或者說繼承了其父孤獨信的眼光獨到,支持楊堅從北周小皇帝宇文闡那裏得到帝位稱帝,建立了隋朝。

這事說來,頗有些戲劇色彩。

楊堅與獨孤伽羅的長女楊麗華十四歲(看來古代女子十四歲出嫁是一種風氣啊)嫁給北周宇文贇爲太子妃,後來宇文贇即位爲周宣帝,她做了皇后。

不幸的是,溫柔婉轉,寬容賢惠的她,卻沒有自己母親的好福氣,她沒有得到一個專一的丈夫,卻得到了一個荒淫而倒黴的皇帝老公,得與其他好幾個皇后一堆妃子和平共處之外,還差一點被精神幾近於失常的丈夫給逼得自盡,幸得母親獨孤伽羅趕來,否則就落了個和外公獨孤信一樣的悲慘下場。

宇文贇一番瞎折騰,把自己折騰得一命歸天了,楊麗華小小年紀做了皇太后,小皇帝宇文闡年僅八歲,於是楊堅輔政,於是楊堅又奪了位,楊麗華由北周的皇太后,又變成了隋朝的公主。

楊堅盡滅北周皇室,後來,隋朝又滅在了宇文化及的手裏,宇文化及也算是間接爲宇文家報了仇。

成了皇后的獨孤伽羅每天與隋文帝一起上朝下朝,夫婦兩人被並稱爲“二聖”,似乎後來的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情形也曾經如此。

隋代建朝之初,應該來說,在這對夫妻的共同治理下,還是不錯的,獨孤伽羅也具備做爲一朝皇后的政治觸覺與品質。

倘若新婚時的誓言,真的能一直就是誓約被尊重和遵守,倘若這世間真的有專一的天子,

那麼,獨孤伽羅就不會在史書上留下“妒後”的惡名。

後來的楊堅,不再是當年那個信誓旦旦的專情丈夫;後來的獨孤伽羅,也不再是當年剛娶進門的嬌嬌小姐。

雖然他們兩個人,一個是“你希望我越來越溫柔”,另一個是“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然而事實卻是——專一的男人和寬容的女子是人間極品,而他們兩個,恰恰不是。

楊堅單方面毀壞了彼此一心一意的盟約,搭上了尉遲迥家的女兒,尉遲氏很快被獨孤伽羅殺死了,然後,這樣的命運還降臨到了其他宮女身上,只要楊堅敢偷腥,獨孤伽羅就敢殺人。

獨孤伽羅皇后不斷阻止自己的丈夫納妾,她還以男人是否納妾或再娶作爲提拔與否的首要條件。

甚至她的長子,本來應該繼承帝位的楊勇,也因爲喜歡姬妾雲氏,而遭到她的厭棄,最終被廢了太子之位,而次子楊廣,有意與王妃蕭氏(這也是一個傳奇女子,要是八卦一下的話,也是個故事一大把的人物)形影不離,就大得獨孤伽羅的歡心,被立爲太子,而隋朝,也最終就敗在了楊廣的手上。

不管是早逝的獨孤大小姐,還是得享天年,越活越尊榮的獨孤四小姐,還是一生處處掌握着主動權,從不妥協的獨孤七小姐。

當她們還是芊芊年華的女兒家時,當她們豆蔻枝頭,嫣然含笑,嬌豔尤絕時,也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一生,會與家國,與歷史從此關聯,而這關聯的源頭在於她們那位眼光獨到的父親,這關聯的結果,卻在於她們所嫁的那幾位夫君。

作爲女子,當我們把終身託付時,想的是與另一個人一起醞釀此生不渝,

是希冀婚約時的每一句誓言,承諾比千金還重,他會一直記得,一直做到,

只是,

後來,

時世和歲月,更改了一切,讓原本只渴望安寧幸福的女子,也站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決然也絕然出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