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醫附一院胃腸外科魏正強教授及其團隊克服疫情期間的重重困難,成功實施的多例高難度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術,挽救了患者生命。

不懼挑戰 高超技術解難題

來自重慶主城區的鄧女士近20天來出現持續性右下腹脹痛,腹部明顯膨隆,就像“懷孕了一樣”,同時伴隨着明顯的輕度活動後勞累氣促等不適感。輾轉多家醫院就診,完善腹部CT後提示其腹盆腔內有一巨大腫塊。多家醫院均以手術難度大爲理拒絕了鄧女士的手術要求。後經人介紹,鄧女士找到了魏正強教授。

當魏正強教授第一次見到病人時也着實喫了一驚:鄧女士的腹部大得像皮球一樣且非常堅硬。經影像學檢查顯示爲腹膜後巨大脂肪瘤,大小約35*25*21cm,腹腔、右側腹膜後、腸繫膜及盆腔多發軟組織腫塊影,且腫瘤臨近腹主動脈、下腔靜脈、左側腎臟及左側輸尿管等重要臟器血管組織。

魏正強教授介紹,患者腹膜後腫瘤考慮是脂肪肉瘤。脂肪肉瘤對放化療均不敏感,手術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患者的腫瘤包繞脾臟,並同左側膈肌緻密粘連,同時部分腫瘤包繞左側腎臟,手術要切除的臟器非常多,難度巨大。魏正強教授多次同患者和家屬溝通病情,鄧女士及家屬們表示相信醫生,相信重醫附一院胃腸外科。

魏正強教授聯合醫院泌尿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醫學影像科等多學科共同討論制定了手術方案。對手術方式、手術難點(如腫瘤附近血管、神經、其他器官等)及術中可能大出血的幾種情況制定詳細的手術預案。

3月25日,患者在全麻下進行剖腹探查+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術+右半結腸切除術。手術由魏正強教授主刀,黎暉主治醫師擔任第一助手。魏正強教授爲達到根治性切除,避免腫瘤復發,減輕患者的痛苦,在其精湛的外科技術支持下,將腫瘤旁脂肪組織徹底切除。

魏正強教授的手術團隊,在與麻醉科和手術室的密切配合下,手術僅耗時260分鐘,術中出血750ml,僅輸血500ml。患者術後直接返回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在魏正強教授、向徵教授及其團隊的精心照顧下,患者術後恢復順利,無任何併發症,並於術後13天順利出院。

仁心仁術 全心全意爲患者

來自重慶銅梁區的患者楊女士,48歲,因“腹圍增大2月,發現腹膜後腫瘤10天”於4月24日入院。完善CT後,考慮腹膜後巨大脂肪肉瘤,大小約23*12*28cm。患者術前檢查發現右腎無功能、且右腎、右輸尿管被腫瘤包繞。魏正強教授再次聯合麻醉科、泌尿外科,經過術前仔細討論和準備,由魏正強教授、黎暉主治醫師組成的手術團隊於4月27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術+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右半結腸切除術+右腎、右腎上腺、右輸尿管切除術+右側附件切除術。

由於患者家庭經濟困難,住院期間是通過慈善項目拼湊手術費用。魏正強教授瞭解到患者的經濟情況後,術中盡最大可能爲患者節約費用。憑藉自己紮實的外科技術,進行純手工吻合腸管(橫結腸-迴腸吻合)。經術中仔細分離,完整切除所有腫瘤組織,切除腫瘤包繞的腎臟、輸尿管及右半結腸,所有腫瘤重達12kg。手術僅耗時320分鐘,術中出血1000ml,僅輸血800ml。患者術後直接返回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患者術後恢復順利,術後並未出現吻合口瘻及吻合口狹窄;術後15天順利出院。患者爲感謝魏正強教授團隊,特送來錦旗。

專家提醒:手術是治療腹膜後脂肪瘤的最有效的方式

腹膜後軟組織肉瘤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約爲 5/10萬,其中脂肪肉瘤最爲常見。原發性腹膜後脂肪肉瘤是一種罕見的低度惡性腫瘤,約佔成年人惡性腫瘤的1%。

根治性切除是治療原發性腹膜後脂肪肉瘤最重要的手段。根治性切除患者的預後要明顯好於部分切除或姑息性切除的患者。部分腫瘤侵犯周圍臟器,如腎臟、腎上腺、小腸及結腸,術中聯合切除受侵犯的臟器可以提高根治性除率,提高患者無病生存期。其中,高分化脂肪肉瘤侵襲性低且有完整的假包膜,術前放療並無必要,術後放療也不能降低腫瘤局部複發率。目前,化療主要應用於無法切除的局部復發脂肪肉瘤和發現遠處轉移的高級別脂肪肉瘤等晚期患者。由此可見,手術是治療腹膜後脂肪瘤的最有效的方式,而術後是否復發、復發時間長短取決於手術是否達到完全切除。

魏正強教授及其團隊對盆腹腔腫瘤,有着豐富的經驗,每年救治盆腹腔巨大腫瘤患者約30名。僅僅今年5月,魏正強教授團隊就手術治療4例盆腹腔巨大腫瘤,包括兩例腹膜後巨大脂肪瘤,一例盆腔骶前巨大節細胞神經母細胞瘤,一例巨大腸間質瘤。

撰稿 黎暉 黃旺 胃腸外科

編輯 尹蕾 宣教科

審覈 周芳 宣教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