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商務部修改了禁止美國公司與華爲開展業務的規定,允許雙方在就 5G 網絡標準制定方面進行合作,在行業標準制定場景。美企可以直接和華爲披露、討論相關技術細節,不再需要先向美國政府申報。這似乎是一個美國放鬆對華爲管制的信號。

對此,華爲做了官方的高調回復。

標準的本質講究開放、公平、無歧視,需要全球廠商、科研機構及行業協會組織等的參與。包容和充分的協商能更好的推動技術標準的制定,也有利於全球經濟和產業的健康發展。

華爲的態度是一貫的,我們願意與包括美國廠商在內的技術同行就新技術的標準進行坦誠的討論和交流,爲人類社會的科技進步作出貢獻。

就在前一天,美國還加碼了對華爲的管制,要限制臺積電爲華爲芯片代工,如今美國在5G鬆綁,是美國要軟化態度嗎?我們來看一下。

一、 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次美國說允許雙方在就 5G 網絡標準制定方面進行合作,在行業標準制定場景。美企可以直接和華爲披露、討論相關技術細節,不再需要先向美國政府申報。

這個事情其實很無厘頭,制裁華爲雖然是特朗普政府發起,但是背後是愛立信等企業的在美國國會的金主們在推動,用美國的國家力量打擊華爲。

但是,在全面打擊的時候,美國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世界並不是什麼都是美國單方說了算。

譬如在5G的問題,國家組織是3GPP指定的,這是一個國際組織,話語權是實力說了算的。那麼5G的實力誰強呢?我們看看專利。

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定義了5G的標準專利族,共有21571個5G標準專利族聲明。

把公司排名,華爲公司擁有的已申報的5G標準專利族達到了3147族,排名第一。三星有2795族、中興有2561族、LG電子有2300族、諾基亞有2149族和愛立信有1494族,高通有1293族,英特爾有870族。

就是說,在5G專利裏面的,華爲的佔大頭的,有最大的話語權。5G標準制定,華爲也有很高的話語權。

西方公司裏面,歐洲、韓國都很強,美國的地位反而不高。

5G標準是要交流和討論形成的,然後各方遵循標準。

而按照美國的禁令,華爲發言的地方,美國公司不能發言交流,要交流得審批。

結果,就是到了5G標準討論的時候,美國代表不能發言,標準自然也就不代表美國利益。

結果,美國意識到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於是,建議限制的華爲的議員們又推動,在這個特定環境下鬆綁。

二、特定環境鬆綁不意味放松管制

2019 年 5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點名華爲公司參與了有違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利益的行爲,將把華爲及其子公司納入“實體清單”。在實體清單中的機構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纔可以購買美國技術。美國政府也有權以違反國家利益拒絕許可。

5 月 20 日,先是 Google 暫停與華爲相關的業務,後有美國各大芯片製造商凍結與華爲的供應協議。再之後,英國半導體 IP 提供商 ARM 宣佈將和華爲及其附屬公司停止業務往來。

後來,雖然隨着中美協議的達成,管制有所放鬆。但是,隨着美國疫情暴發,出於轉移矛盾的需要。

2020 年 5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啓動新一輪針對華爲的出口管制,要求一款芯片如果由華爲及其旗下的海思設計,在製造過程中使用了美國管控的設備,相關企業在向華爲交付芯片前,也需要申請許可。

美國的制裁是不斷加碼的,這次放鬆,是美國意識到自己的一刀切反而幫助了華爲,所以才匆匆鬆綁。

美國對華爲制裁的態度沒有變。

三、 華爲依然面臨考驗

美國的實體名單,是一個可松可嚴的東西。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的企業和大學並不少,但是如何執行,執行到什麼程度是有差別的。

華爲2019年就被列入實體名單,但是華爲的筆記本電腦用Intel的處理器,微軟的系統,卻一直到現在都在賣。華爲的手機依然用美國的芯片。

對華爲的限制,延期3個月,又延期3個月。這是松。

而美國一旦嚴格執行,打擊所有與華爲關聯的企業,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華爲用的芯片很多,但是華爲沒有製造能力。工藝稍微先進一點的芯片製造廠商,都要用美國的技術,都可以被美國的實體名單給限制住。

如果,徹徹底底的執行,華爲的硬件業務基本就可以不做了。

而軟件方面,華爲使用的工具很多來自於美國,開源的東西理論上美國禁止不了,但是開源東西里面的貢獻很多來自於美國公司和美國機構,哪些到時候也不一定保險。

譬如Risc-V,很多人以爲是開源指令集,但是這個東西是美國大學搞的,金主是美國國防部系統。

所以,華爲面對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

當然,華爲也有反制的渠道,華爲不做硬件,只做技術,收專利費,華爲也能掙不少錢。只要美國不把西方商業規則專利制度打破,專利費美國企業就要交。

另外,對華爲的制裁是特朗普政府執行的,愛立信等金主在美國推動美國議員發聲,而與華爲合作的很多企業是不同意制裁華爲的。特朗普下臺以後,就不一定是誰的聲音大了。

所以,華爲的困難可能只是暫時,最樂觀到了2021年初,美國換總統,就會有變化。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本文爲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