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測核酸像大型孕吐現場?親歷者:噁心勁兒沒上來就結束了

引語:全市啓動二級應急響應以來,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擴大核酸檢測能力和範圍,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有市民詢問,做核酸檢測,過程到底復不復雜?會不會出現人員扎堆兒?網上有傳言說檢測會令人不適,引發乾嘔,檢測現場猶如大型孕吐現場。果真如此嗎?昨天,千餘市民來到豐臺區盧溝橋鄉靛廠村的一處核酸檢測點,排隊做核酸檢測,村民劉青松就是其中一位。讓我們來聽聽他的檢測經過和體驗。

盧溝橋鄉已經升級爲中風險地區。村裏通知我今天要來檢測點做檢測。實話說,來之前我心裏一個勁兒犯嘀咕。做核酸檢測要往嗓子眼裏捅,往鼻子眼裏捅,那得多難受啊!但是我能理解,政府這樣做是爲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着想,這個時候,作爲北京市民,我們需要的就是盡全力配合。

聽說一早來的人多,我不想扎堆兒,就候到上午11點多,纔到了靛廠村國際影院後邊的臨時檢測場。到了現場一看,還真被我“蒙”對了!排隊的人沒幾個人。一張長條桌的後邊,一個個身穿防護服的檢測員,正在給村民做檢測。旁邊一位等待做檢測的村民說,這些裹得嚴嚴實實的檢測員,可都是北京解放軍307醫院的大夫,一聽是家附近醫院的大夫,我就更放心了。

等了不一會兒,就輪到我了。一名大夫讓我用手機掃二維碼關注公衆號,然後,再掃描條形碼填寫個人資料,不到兩分鐘我就填好了。

“一會兒,這個貼有條形碼的小瓶是用來裝咽拭子採樣結果的。”被防護服裹得嚴嚴實實的大夫認真地說,聽到不用從鼻子裏採樣,我心裏沒那麼緊張了。他說完後,轉身又去幫另一位戴着花鏡的老人,老人操作手機填這些資料不方便,檢測員手把手地教他填寫個人資料。

“下一個!”大夫終於叫到我了,我坐到了檢測位上,心裏不由得又緊張起來。大夫透過防護眼罩,一邊看我一邊核對我的信息,然後從桌上拿起兩個塑料袋撕開,一個裏面裝着一根小竹片,另一個袋裏是一根長棉籤。

“把口罩摘了,張大嘴,”他用一根壓舌片伸進我嘴裏,“可能有點不舒服啊!”大夫提醒我。

我張大了嘴,仰起頭,兩眼被頭頂的太陽刺得睜不開,舌頭被竹片按住,一根小棉籤伸進了舌根和嗓子眼之間,輕輕一劃拉,感覺微微有一點噁心。“好了,起來吧。”大夫將沾了唾液的棉籤放在了貼條形碼的瓶子裏。

“這就完事兒了?”噁心勁兒還沒上來,檢測就結束了,我有點不相信。

“完事了,您回去等結果吧。”說完,大夫招呼下一位檢測者落座。

感覺太快了!整個檢測過程只用了幾秒鐘時間。我看了很多核酸檢測的報道,來檢測之前也做了很多心理建設,就這樣瞬間就完成了,還是讓我非常喫驚的。

進檢測現場的時候大夫交代過了,手機掃碼已經登記了個人信息,過兩天檢測結果出來後,會直接發到手機上,接下來我就耐心等待檢測結果。

[提示]做核酸檢測需要注意8條事項:

1、避免在進食後兩小時採集,以免引起嘔吐。

2、採集前30分鐘請勿吸菸、喝酒、嚼口香糖等。

3、儘量在單獨的密閉空間採樣,採樣後開窗通風。

4、任何時候都不要用手或者其他物品觸及拭子採樣冠,也就是棉籤前端。

5、檢測者要戴口罩,同時準備一個備用口罩。

6、要保持人際1米以上距離,請勿擁擠。

7、接受咽拭子採樣時,將口罩取下摺疊封裝在塑料袋裏放入口袋中。

8、採樣完樣品後立即洗手或者用免洗酒精擦拭雙手,戴上備用口罩,將廢棄口罩投入指定醫用垃圾桶。

攝影 蔡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