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蝗灾,相信大家最近应该都挺关注的吧,特别是在好朋友巴铁,巴基斯坦受到蝗灾侵害的时候,中国网友更是紧张的不行,连忙为巴铁这位好兄弟“献计献策”。

不过,中国网友提出的,并不是医学或者生物学角度的解决方法,而是想采用“吃货治灾”这个老套思路。

在中国网友的眼中,这铺天盖地的蝗灾,就好像是天降美食一般,不仅没有表现出担心,反而开始思考各种料理方法。

还有人在应对蝗灾问题上,仿佛在聚会上敬酒一般,豪气干云地表示:不怕!来了就吃了它!

更有甚者表示国外利用军队来解决蝗灾,简直就是小题大做,直接请出中国的几百米厨子,什么蝗灾问题都解决了。

毕竟,我们早就看多了影视剧里那些遭遇蝗灾的劳动人民,利用自己的巧思“变废为宝”、拯救乡亲的故事。

“这蝗虫啊得焙着吃才香。”

这一句句看似玩笑的话语,背后暴露的却是无知无畏的本性。

因为早在一周前就曾有人科普过,闹蝗灾的蝗虫是不能吃的。

无论是此次蝗灾的“主力军”沙漠蝗,还是在国内比较常见的东亚飞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旦大量聚集,就会变成暴躁的“丧尸状态”。

这个“丧尸”状态是什么意思呢?他就是说当蝗虫聚集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他们就会形成一个进食群体,不仅食量会大大增加,还能进行长距离的飞行,更为恐怖的是:

进入丧失状态下的蝗虫会有组织的集中向一个方向侵蚀,并沿途或繁殖或吸引增加自身的队伍,从而扩大蝗灾的规模。

同时,进入丧失状态下的蝗虫,因为体内分泌激素的变化,不仅味道非常的难闻,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毒素,虽然未有报到称有人类食用蝗虫中毒,但可以肯定的是:

蝗灾中的蝗虫绝对不是安全的食材,更不可能大量的食用。

至于有些网友采用中国“一物降一物”的传统做法,这虽然比“吃”要靠谱科学一点,但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群居状态下的蝗虫,会大量合成苯乙腈。这种物质有着鸟类不喜欢的味道,而如果鸟类仍然执意要攻击,蝗虫还会进一步将苯乙腈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

所以,治理生物危害,绝不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更不能用常理去简单的思考。

其实,国内从来就不乏对国人的舌头盲目自信的人,外国人不敢吃的皮蛋臭豆腐,国人把他们拿上餐桌,一句轻蔑的话语“我们什么都敢吃”极大的满足了自己舌尖上的虚荣心。

中国几千年来的饮食文化,到如今仿佛成为了部分国人炫耀的资本,变废为宝,你不敢吃的我敢吃,什么外种生物入侵中国,在中国厨子手里,那都能给你吃濒危动物。

这种言论与中华美食文化没有一点关系,它体现的只是部分人的盲目自大。

就像当人们对“吃货治灾”这个理念深信不疑之后,就很容易出现一个认知偏差:一遇到什么东西泛滥,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能不能吃”,对于生物灾难治理本身的迫切性和严肃性,反而被抛在脑后。

“中国吃货拯救生物入侵”,这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那就是传说中从“入侵物种”被吃成需要养殖的小龙虾;

人们在感叹龙虾价格上涨的同时,不禁感慨到“中国人把龙虾吃成养殖货了”,但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绝非如此。首先,小龙虾之所以需要养殖,并不是因为入侵的已经被“吃绝种了”,而是因为野生的小龙虾存在捕捉困难、寄生虫等问题。

只有人工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才能大规模的捕获,并得到品相更好、更安全的食用小龙虾。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危害环境的野生克氏原螯虾们,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被吃绝种,而是依旧在田野里自由生长。

就在2012年,云南元阳县的3万亩哈尼梯田被小龙虾入侵了。小龙虾不仅啃食水稻作物,还把梯田蛀空,导致让田里的水流失严重,甚至还引起了不少垮塌事件。

由于野生小龙虾体内含有重金属,不宜大量食用,再加上交通运输上的限制,这些泛滥的小龙虾吃又吃不掉,卖也卖不出,造成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

最终,元阳县近百万元才成功解决这次小龙虾的危害。

除了国人对自己嘴巴的盲目自信以外,一些外国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就很聪明了。

既然你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吃,那我就给你创造一个机会,让你来展示。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2017年的,“丹麦大使馆请中国吃货解决生蚝泛滥问题”。

此新闻一出,立刻就把国人舌尖的自豪感提升了一个大等级,原本的“鄙视链”瞬间化身成为优越感,仿佛“中国吃货”已经成了全世界公认解决生物泛滥问题的“秘密武器”。

但这个“秘密武器”是对方真正需要的吗?答案也如同上面一样,绝非如此。

生蚝的泛滥给丹麦带来了多少损失,我们没有看到,但我们看到了大量出国旅游的群众因为这一封信,秉着“帮助丹麦人民吃生蚝”的“救世”理念,毫不犹豫把丹麦放在了出国旅游的首选位置上。

一封“生蚝求助信”,带来的不是“救援部队”而是大量的旅游人员,这真的是一个堪称完美的旅游宣传方案。

以求助信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国家旅游营销,是丹麦人聪明吗?我觉得那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问题还是在于部分国人对自己嘴巴的盲目自信。

我们长久以来都对自己的美食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现在很多人把这份骄傲变成了自满自大,在看到了各种真真假假有关“中国吃货拯救世界”的新闻之后,更是会油然产生一种“我们靠一张嘴就已经很牛了”的幻觉。

那是不是只有当你吃不下去的时候,才会考虑问题的严重性呢?

不去敬畏自然,对自然没有保持最基本的尊重,一句“吃货救灾”就将潜在的灾难玩笑化,不选择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是以这种抖机灵的方式去调侃。

这不仅仅是自大的表现,更是一种不知者无畏的现状。

而正如《三体》里曾写过的那句话:

弱小和无知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