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壇中一直有“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的說法,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話的意思。這話是明末清初文人沈謙說的,其實後面還有一句:極是當行本色。這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在某一個行業裏很拔尖,成績很顯著。李煜和李清照,在填詞這件事上,確實是夠牛的。

事實上,沈謙把李煜和李清照放在一起討論,是很有意思的。首先,這二位都是很有個性的主兒,李煜的本職是個君王,但他卻偏偏生得一副柔腸,愛填詞;李清照也是一樣,明明是個大家閨秀,婚後卻不願意只是相夫,愛填詞。其次,他們的詞風在某些地方是有相似之處的,兩人的詞作都由心而發,洗盡鉛華,卻極有藝術魅力。

說到這,或許會有朋友問:那這李煜和李清照到底誰更牛?事實上,這個問題還能再放大一點,可以問:李煜和兩宋的幾大詞人蘇軾、柳永、辛棄疾等人相比,誰更牛?都說文無第一,所以論詞作水平李煜是否強於兩宋頂級詞人不好說,但可以這樣說:若是沒有李煜詞在唐詩宋詞之間做好鋪墊,宋詞的巔峯時期可能沒有那麼快到來,他的詞作是影響了蘇軾等人的。這就是李煜在千年文壇中存在的重要意義。

李煜的名氣,並不是後來纔有的,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經詞名在外了,何以見得?宋代大文人葉夢得在《石林燕語》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筆者用白話文道來。當年李煜降了大宋後,宋太祖趙匡胤便把他招來說:“聽說你很會寫詩”?李煜不說話默認,趙匡胤於是便讓他把得意詩念出來聽聽。李煜想了一會兒,唸了兩句詩,一共10個字: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

趙匡胤聽完這兩句,覺得這滿懷之風能有多少,這詩寫得有些小家子氣了。於是後來,趙匡胤便用“好一個翰林學士”7個字來評價。

通過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趙匡胤對李煜的態度。打心底來說,兩人都是君王,但趙匡胤覺得從對方唸的這兩句詩來看,他就不是一個當君王的料,最多隻是個翰林學士。但趙匡胤又肯定了李煜的才氣,不然也不會說他是“好一個翰林學士”。不得不說,趙匡胤用這7個字來評價李煜,確實很經典,可謂入木三分。

據記載,李煜這10個字,來自一首名爲《詠扇》的詩作。應該不是他即興所寫,當時他只是唸了之前自己寫的兩句詩。遺憾的是,這首《詠扇》的全文早就遺失。

大家別小看這10個字,後世文人可是相當推崇此句,它也已經流傳了1000多年。這是一首寫扇子的詩,前5個字,用月亮比喻扇子,拿着這把扇子就像捧着一輪明月在手一樣,令人心悅,這是寫扇子的形。後5個字,則是寫搖起扇子時,陣陣清風吹來,令人愜意。這兩句詩,有動有靜,只是10個字,卻將扇子的外在,以及其功用,寫清楚了。而清風、明月兩大意象的引入,又讓它充滿了意境之美。

正如趙匡胤所評,這是一個極佳的文人詩,其中風花雪月式的浪漫,令人叫好。但畢竟李煜心中的風,只是滿懷風,如何能成得了氣候?其實我們再來讀一首趙匡胤的經典詩作,就能體會到二人性格的不同,且看:

《詠初日》(趙匡胤)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羣星與殘月。

是不是風格完全不一樣。這首詩短短28個字,卻氣勢磅礴,讀來頗具感染力。首句寫太陽時,“光赫赫”3個字就極具張力,次句“千山萬山如火發”也是一樣。後兩句更有水平,太陽初升,羣星和殘月便只能退下了,太陽的霸氣躍然紙上。很顯然,趙匡胤此詩是一語雙關的,與其說他在詠太陽,不如說他在寫自己的威風。

通過李煜詩和趙匡胤詩的比較,我們就能發現兩人的不同。論在詩文上的成就,趙匡胤鐵定是不如李煜的,但李煜確實不是一個當君王的料。我們都說字如其人,其實文風又何嘗不如其人。不過話說回來,沒有大作爲、存在感極低的君王不少,李煜能憑平生的幾十首詞作爲後世記住,已經是很牛的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