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的長廊中,後浪總能趕超前浪,推動着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尤其是在數學界,我們總能看到少年天才的身影。

2019年10月,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一個15歲高一女生便引起了衆多媒體的關注。同齡的孩子還尚且是父母身邊任性的寶寶,除了上課,就是玩手機了。而這位小女生,卻有如此的榮幸參加世界科學界的盛大論壇,真讓不少父母羨慕不已。

這位小女生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學生——談方琳,她就是別人眼中的數學天才。去年多家主流媒體同一天報道了她的事蹟,迅速讓她爆紅網絡。她也因此贏得了世人的注目!

其中,央視獲知她參加了科學家論壇,便有意想採訪她,但被她婉拒了。

一、15歲的談方琳爲什麼有資格參加科學家論壇?

值得一提,這已經是談方琳第二次參加科學家論壇了,蟬聯“最年輕科學家”。小小年紀就可以參加如此盛大的論壇,她的能力如何?

談方琳是“中學生英才計劃”的一員,2018年,憑藉解了世界數學難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

因爲在各類科創比賽中取得的出衆成績,談方琳受到上海青少年科學社的邀請,參加了2018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次年10月,又再次受邀出席該大會。談方琳已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讓人十分驚歎!

從初一暑假開始,淡方琳就跟着教授做數學研究。在教授的引導下,當時才12歲的她就改進了加拿大數學家Rankin教授於2013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粗糙的估計式。

到了初三時期,談方琳經過努力,成功解開了“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課題研究。要知道,在同齡當中的不少學生,考數學都難以及格,然而,談方琳憑一己之力,就把世界級的數學難題破解了,實力不容忽視。

談方琳的驚豔表現讓人們開始注意到她,上海青少年科學社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關注她,並兩次邀請他參加世界科學家論壇。

二、學習爲重,婉拒央視採訪

對於參加這個頂尖論壇,談方琳說,主要是來見世面,瞭解到了很多大咖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認識了很多有豐富科研經驗的學長學姐。

她坦言,因爲參加了這個論壇,讓她懂得了做課題研究,必須學會面對困難和失敗。“遇到困難後,我需要不停地去吸收新知識,更多地去和教授討論,在課題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我相信,最後一定會有所進展的。”

央視獲知談方琳連續兩年獲得“最年輕科學家”稱號後,便主動與她取得聯繫,希望能夠對她進行一個節目專訪。

面對這樣的機會,特別是能夠上中央電視臺,許多人都不會拒絕。但是談方琳婉拒了央視的熱情邀請,她說:“目前學習爲重,也不希望媽媽看到。”

她的母親對她的教育很嚴格,常常教育她做人做事不應爲名爲利,無論取得了多大成就也不應該炫耀。

受到母親的影響,談方琳在科研之路上一直專心研究,不希望成爲聚光下的“明星”。

三、學習來自於興趣,從不進行補課學習

據瞭解,談方琳的父親是大學的數學老師,受父親的影響,她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初一時,她發現自己對數論方向更感興趣。

她父親不是這個研究方向的,就幫她聯繫了華東師範大學研究數論的一個數學教授。從初一暑假開始,她便跟着這個教授做起研究。

不得不說,父親對年幼的談方琳有了重大影響,談方琳後來對數學產生極大興趣就來源於父親早期的教育。其父母認爲學習應基於興趣,因此從不會將過多的學習負擔強壓在談方琳身上。

談方琳雖然天賦異稟,但天才少女的成長路上並不是那樣一帆風順,所取得的成績都是她努力得來的。

在初中時,就曾經有過一次考試失利,讓她印象頗深。當時她回到家門口,就擔心父母知道後會生氣。

但是,父親注意到她的擔心之後,完全不提考試,而是帶着她出去玩,放鬆心情。談方琳正是這樣家庭環境中找到了學習的樂趣,讓她喜歡上了數學。

由於談方琳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在學校就能很好掌握所學知識和完成相關作業,從來不進行補課學習。

相信未來,談方琳能夠保持初心,在科研之路上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四、小結

通過了解談方琳,相信許多父母都知道興趣對於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哪怕九頭牛拉他去學習,估計他也無心學下去。在這一點上,許多父母都感觸頗深。

對我而言,自己也曾經有過一段痛苦的經歷,曾經多麼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在孩子放學回家後,經常催促他把作業完成後再玩。可是說多了,孩子慢慢地發生了改變,表面上答應父母,卻一拖再拖、遲遲未完成作業。每次他回家後,常常是先玩手機,直到準備去學校時,才匆匆忙忙做作業。如此一來,他的成績自然不理想。

後來,我意識到興趣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獲得成功的基石。孩子對學習一旦產生興趣,他就會主動去學習,哪怕父母叫他玩一會,他也不樂意。所以,我開始有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再頻繁催促孩子做作業,而是在取得孩子的信任基礎上,慢慢地引導他。

在如今“數學難”的時代,一看到數學,就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孩子對數學缺乏興趣,就很難將它學好。

父母如何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在這裏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劉薰宇的《數學三書》。

劉薰宇是誰?他在1919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數理系,曾任浙江春暉中學教員,是數學界的國民大師。

值得一提,有名的朱自清、豐子愷、劉淑琴、何香凝、蔡元培、葉聖陶、李叔同等曾在春暉中學與劉薰宇爲同事。

國畫大師豐子愷說自己一直沒有嘗過數學的興趣,一直沒有遊覽過數學的世界,與劉薰宇相識後,就不知不覺地被他的《數學三書》引進數學的世界裏。

1983年,楊振寧在一所初中學校裏向學生介紹了一個人。

他說,有一位叫劉薰宇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他讀了之後,連連稱讚不已: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

特別是劉薰宇的《數學三書》這三本,讓他受益匪淺。

我當時也是半信半疑,但看到一套書三本才幾十塊錢,就抱着試試的想法,把《數學三書》買了回來。

一開始,孩子是牴觸的,但是拗不過我,他試着看看這本書。結果讓我高興的是,在這之後,他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原來一天到晚都在玩手機,現在相對以前要玩得少一些,而且也比較主動去完成作業。

如果你和我一樣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擾——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不妨買一本《數學三書》試試看,也許你的孩子會因此而改變。

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三本書:

第一本《馬先生講數學》,劉燻宇以馬先生口吻,講解了一百多道數學題,並着重講了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講的是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用生活中平常遇到的東西來學數學,更易懂易學。

第三本《數學的園地》,雖然有點深度,但講解的方法很妙,五六年級的學生還能看懂部分的內容。

這個三本書適合廣大中小學生,可以作爲自學教材;老師也可以作爲教學參考。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學習起來就輕鬆多了。

畢竟孩子學好數學,對其物理、化學和生物都有很大的幫助。

書不貴,三本書也就45塊錢,買的是一個希望!也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如能幫助到孩子一點點,這就值了。

點擊下面鏈接給孩子買一套:

45塊錢買不了什麼,也就一張電影票的錢。用一張電影票錢買一本有可能改變孩子世界的書,簡直是物超所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