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微信公衆號“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授權轉載。“地道風物”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公衆號,這裏匯聚了一羣熱愛山川美食的人,立志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 熊貓母子和大家說你好。供圖/視覺中國

我真的太愛大熊貓了,難不成上輩子是根竹子?

如果找一種動物來代表中國,可能是“龍”;如果找一種現實中存在的動物,那無疑是大熊貓。黑與白在中國文化中象徵着太極陰陽,也是大熊貓這一中國特有物種的專屬配色。

▲ 誰說我的世界非黑即白?我還有粉色,略。 供圖/視覺中國

長久以來,“國寶”大熊貓一直擔任着中國的形象大使。全球範圍內,沒有大熊貓入住的動物園絕稱不上是世界頂級動物園,從奧運福娃“晶晶”到好萊塢的功夫熊貓“熊貓熱”風靡世界,從未降溫

▲ 大熊貓征服成都,蓉城到處都能看到熊貓元素。 供圖/視覺中國

如果你和一羣老外聊四川,他們可能對川菜、火鍋興趣寥寥,但若提起大熊貓,他們會一下圍坐過來,兩眼放光地問這問那。其實熊貓並不止生存於四川,也分佈在甘肅、陝西。相比於熊貓對我們所作的貢獻,我們對它們的瞭解還太少太少。

▲ 四川臥龍,雪中的大熊貓。 供圖/視覺中國

瞧瞧那熊樣?

大熊貓、小熊貓、大貓熊?

大熊貓是貓還是熊,好像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拿黑熊、中華田園貓和大熊貓比一比似乎就明白了。但若是黑熊、貓和小熊貓呢?甚至再加一隻浣熊?好像就有點傻傻分不清楚。

▲ 分不清沒關係,因爲熊貓就是熊貓啊! 供圖/視覺中國

現在的熊貓多特指大熊貓,而最初,“熊貓/貓熊”的名字卻只屬於小熊貓,後者被認爲是介於熊與浣熊之間的新物種。19世紀六十年代,西方接觸到了“黑白熊”,當時的動物學家認爲它的頭骨構造、齒列、腳掌多毛等特點和紅貓熊(小熊貓)相似,命名爲“貓熊屬的”。於是熊貓便有了大、小之分,以至於現在的人不得不拗口地稱呼“小的大熊貓”爲大熊貓幼崽

▲ 咋啦?小大熊貓不能叫小熊貓還是我的鍋了? 供圖/視覺中國

大熊貓與小熊貓有相似的外觀、生活習性(比如喫竹子)以及地理分佈,甚至在動物園裏也是好鄰居。但這兩個可愛的大/小傢伙在科學上可不好分類,有人說同屬熊科,有人說同屬單獨的熊貓科,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爲大熊貓應歸爲熊科,小熊貓則單獨列爲小熊貓科,與美洲的浣熊親緣關係最近。

▲ 憑什麼小熊貓是一個新物種,而小浣熊卻是乾脆面?供圖/視覺中國

“熊貓”之名其實是個美麗的誤會,大熊貓的拉丁文直譯是大貓熊,今天台灣地區仍這麼稱呼。抗戰期間,重慶曾在一次展覽上展出大熊貓標本,工作人員按照西文從左到右的書寫習慣寫下了拉丁文名,又依舊時中文從右至左的書寫習慣寫下了“熊貓”,於是造成了遊人和媒體的誤讀,反倒是約定俗成,沿用至今。

▲ 可愛即正義。供圖/soogif

單從語感上說,“熊貓”比“貓熊”聽上去就可愛;而在英文世界,儘管一般承認熊貓不屬於“小熊貓科”了,但還是保留了panda的名字,聽感自然也是比某某bear萌得多的多。

熊貓不發威,你當我是喫素的?

大熊貓是熊,雖然平日裏99%的食物都是竹子,但它們卻是實打實的食肉目動物,消化道很短,類似於豺狼虎豹,和其他“素食者”相去甚遠。

▲ 我知道你能盯着我看一整天,保存下來就繼續往下翻吧。供圖/soogif

改喫素或許是“適者生存”的原因,但科學家們近日發現,大熊貓從竹子中獲取了大量的蛋白質,能量佔比其實和喫肉是差不多的。大熊貓是喫竹子的專家,它們只喫約27種竹子,各個季節選取的部位還不相同,尤其願意喫蛋白質含量高的種類或部位。看着在喫素,其實在“喫肉”!

▲ 2011年11月9日晚11時許至次日凌晨5時,安裝在四川平武縣老河溝林區的紅外線相機,拍攝下一隻野生大熊貓抓起牛羚屍體喫的全過程。供圖/視覺中國

爲了更好地喫竹子,大熊貓進化出了一系列“喫飯工具”,比如五個手指外還有一個“僞拇指”——實際上是腕骨發育成有皮毛而沒有爪的假拇指,便於更好地抓取竹子。竹子質地堅硬,所以需要堅硬的牙齒和強大的咀嚼肌,這也讓熊貓腦袋大、脖子粗,成了最可愛的肉食者。同時,爲了防止被竹片刮傷,大熊貓的胃壁也變得更加厚實。

▲ 仔細看緊挨着我拇指下的那一塊皮,這就是僞拇指啦。 供圖/視覺中國

竹子是高纖維食物,而大熊貓的牙齒和消化道由於保持了肉食動物的構造,消化效率低,營養吸收慢,解決的辦法只能是不停地喫喫喫。科學家曾觀察過一隻成年大熊貓:48小時內,這隻大熊貓花了25小時喫竹子,喫了154千克,還邊喫邊拉了96次,一共排了85千克便便,那是相當喫苦、相當勤糞!

▲ 猜猜這是用啥做的?算了,我看你還是不要猜了。因爲都是竹子,所以也沒那麼臭。 供圖/視覺中國

環球旅行:“國寶”如何征服世界?

大熊貓是一種古老的物種,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但這樣的“活化石”中國上還有不少,爲什麼偏偏大熊貓成了“國寶”?

▲ 憑什麼是國寶?憑我可愛啊。 供圖/視覺中國

歷史上,大熊貓曾廣泛分佈在我國中部、南部地區,北及北京周口店,南抵越南、泰國、緬甸北部地區。由於古代人信息溝通不便捷,常常以訛傳訛,所以疑似大熊貓的名字在文獻裏有好幾種,比如貔貅、貘、騶虞……而同一名字又可能被指代多種動物。《詩經》裏說騶虞“白虎黑紋,不食生物”,大概是熊貓本熊了。

▲ 熊貓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和自然環境變化以及人類的擴張有關。懺悔吧,地球人。 供圖/視覺中國

古籍中,那些“疑似熊貓”可能是用於部落戰爭的猛獸,可能是皇帝的禁苑裏的觀賞物,也可能把它們的毛皮用作賞賜大臣的禮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地質、氣候、人類活動的影響,大熊貓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小,最終縮小到四川盆地和秦嶺一帶的高山深谷中。

▲ 阿爾芒·戴維收藏的大熊貓標本,現藏於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供圖/視覺中國

所以,當1869年法國傳教士(同時也是業餘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四川寶興的山區發現“黑白熊”,並把它介紹給世界時,別說震驚外國人了,大多數中國人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一神奇動物。之後的數十年,正值中國最動盪的年代,大熊貓成爲西方探險家獵殺的對象,與四萬萬中國人共同受難。

▲ 第一個把活體大熊貓帶出中國的“熊貓夫人”露絲·哈克尼斯和第一隻留洋熊貓“蘇琳”。圖/《The Lady and the Panda》

1941年,抗日戰火中的中國政府爲感謝美國在醫療、食品等方面的援助,將大熊貓“潘達”“潘弟”作爲國禮贈送給美國,由此開啓了中國獨特的外交模式——熊貓外交。1955到1982年期間,有24只大熊貓走出國門,作爲新中國的形象大使,肩負起外交使命。1972年,尼克松訪華,大熊貓“玲玲”和“欣欣”來到美國,更是推開了中美邦交正常化的大門……

▲ 2017年7月5日,德國柏林,爲旅德大熊貓“夢夢”和“嬌慶”打造的熊貓館正式開館,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開館儀式。供圖/視覺中國

“白送”的好日子在1982年終結,此後發展爲租借模式。目前,中國已與世界12個國家的14家動物園建立了長期合作研究關係,共有40只中國籍大熊貓(包括它們的幼崽)生活在海外。租借方每年需向中國支付50萬-100萬美元的租金;租借大熊貓每產下一隻幼崽,租借方需支付中方60萬美元,幼崽屬於中國,且在3歲以後必須回國……

▲ 2017年7月6日,臺北,大熊貓“圓仔”4歲生日,正在享用水果生日蛋糕,他的媽媽是贈臺大熊貓“圓圓”。供圖/視覺中國

即使面對“不平等條約”,世界各國依然熱情不減。爲了能把熊貓帶到荷蘭,當地政府整整準備了16年,歷經三個首相,往返中國20多次。2017年,大熊貓“武雯”和“星雅”入住荷蘭歐維漢茲動物園斥資700萬歐元打造的奢華熊貓館Pandaisa。而租借費、建造費、生活成本加起來,這個動物園不到兩個月就能回本。日語裏專門有“攬客熊貓(客寄せパンダ)”一詞,要不是爲了看熊貓,誰上動物園啊?

▲ 海外最豪華的熊貓館,所有材料源自中國,具有濃濃中國風。供圖/視覺中國

下輩子,想不想做熊貓?

除了喫就是睡、就是拉,靠賣萌躺着也能成爲被追捧的明星,下輩子做熊貓挺好,可能是多數人的心願。事實上,熊貓的一生要比我們想象中辛苦得多

▲ 我經常在樹頂思考熊生應當怎樣過。供圖/圖蟲·創意

熊貓寶寶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一隻熊貓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誕生,比如圈養熊貓的交配就比較“困難”。脫離了野外雄性爭鬥、獲得交配權的生活習慣,單純把兩隻熊貓關在一個籠子裏,只能是沒有愛情的“動作片”。最著名的例子是倫敦動物園的“姬姬”(同時也是“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會徽的原型)與莫斯科動物園的“安安”在20世紀六十年代失敗的聯姻,兩隻熊貓互相看不對眼,並且大打出手,成爲冷戰歷史的尷尬插曲。

▲ 下面兩張圖羞羞,小朋友們捂住眼睛。 供圖/圖蟲·創意

一隻野生大熊貓的勢力範圍大概是4-7平方千米,實際上每天活動半徑也就500米,“孤島”生活導致的近親繁殖,成爲熊貓繁殖能力衰退的一大原因。圈養熊貓就更是如此,現在圈養的羣體裏,有四分之一、超過130只熊貓都是已故大熊貓“盼盼”的後代。爲此,中國在1990年成立“大熊貓繁殖研究攻關組”,十餘年後攻關成功,人工繁育大熊貓數量穩步提升,方式則比較直接——人工授精

▲ 2008年,四川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兩隻大熊貓在工作人員的注視下進行交配。供圖/圖蟲·創意

其實,大熊貓並非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清心寡慾,曾有科學家在野外觀察到一隻雄性大熊貓在與雌性“圓房”的過程中,70分鐘內爬跨了42次,其中39次都成功了。同樣令人驚奇的還有擇偶時的“比武招親”,兩隻雄性大熊貓要爲愛決鬥,雌性大熊貓則在一旁觀戰(比如掛在樹上),發出“咩咩”的誘惑助威聲,性致盎然。

▲ 不好意思打擾了,只是你們那個啥以前我就在樹上了。供圖/soogif

“熊生”亦是如此的艱難

從熊貓媽媽3到10個月不等的懷胎到幼崽降生,一段艱難的“熊生”這纔開始。

▲ 2019年9月13日,德國柏林,旅居德國柏林的大熊貓“夢夢”生下一對雙胞胎,這是中國租借海外的大熊貓首次在德國生育產仔。供圖/視覺中國

新生的熊貓寶寶平均體重只有120克,而成年熊貓體重則是80-120千克,幾乎要成長1000倍。不僅如此,新生的熊貓“眼睛”是沒有視力的小黑點,“耳朵”沒有耳廓、沒有聽覺,免疫器官也沒有發育完全,真正的弱不禁風。熊貓幼崽的存活率較低,20世紀八十年代,上海動物園的大熊貓“京寄”曾在6年內懷過6胎雙胞胎和1胎三胞胎,共產15崽,無一帶活。

▲ 2019年9月9日,比利時布魯格萊特天堂動物園,雙胞胎熊貓寶寶的滿月照。 供圖/視覺中國

活得過初一,還得熬得過十五。剛出生的熊貓寶寶是粉嫩的肉球,15天左右,寶寶的肩帶、四肢、耳朵的皮膚漸漸變黑(據說是爲了僞裝),稀疏的背毛也變得濃密,30天左右纔有個熊貓樣。不過,它們在6-7周後才能睜開眼睛看世界,60天后纔有聽覺,真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到3個月以後

▲ 熊貓寶寶太小,需要媽媽的保護。圖/視覺中國

熊貓媽媽是最好的導師也是最嚴厲的教練,幼崽先是跟着媽媽學習獨立生存的技巧,一歲半到兩歲時,熊貓媽媽便會強行讓它們離開,獨自闖蕩世界。反觀“圈內”,隨着人工繁育種羣不斷擴大,如何讓圈養熊貓保持野性、重返山林,已成爲擺在“人類媽媽”面前的重大課題。

▲ 2009年4月29日,四川省林業廳把救護於甘孜州瀘定縣的野生大熊貓“瀘欣”易地放歸於雅安市石棉縣栗子坪自然保護區。供圖/視覺中國

自1869年阿爾芒·戴維“科學發現大熊貓”至今,正好150週年。150年間,大熊貓從被獵殺到被保護,從圈養到人工繁殖,從“瀕危”“易危”;也正是這150年,它從無人知曉一躍成爲被地球人瘋狂追捧的動物明星,成爲動物保護的代言人,改變了動物與人類的歷史

150年後的今天,與其說是大熊貓離不開人類,不如說是人類離不開大熊貓

▲ 你說,到底是誰離不開誰?

大熊貓,是中國野生生物保護工作中,可以說是“首席旗艦”物種,它們在設備精良、物資豐富的研究所,成功地繁育了後代,擴大了種羣數量。但是,迄今爲止,真正放歸到野生環境中的大熊貓,僅有11頭。科學技術是野生生物保護的靈丹妙藥,如果人類還在繼續破壞野生生物的棲息地,哪怕是大熊貓,最終也無法逃脫野外滅絕的命運。

野生生物保護,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需要每一個人都做出改變。

▲ 野生大熊貓。攝影/李晟 北京大學 供圖

文 圖丨Face

封圖 | 視覺中國

參考資料:

亨利·尼科爾斯《來自中國的禮物》,2018

胡錦矗《追蹤大熊貓的歲月》,2005

王先忠《話說國寶大熊貓》,2005

羅小韻《守護大熊貓》,2008

張志和《熊貓的祕密》,2009

《四川的大熊貓 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2015

劉敏《拒絕“降級”的大熊貓》

編輯:鄭曉升

核校:郭小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