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喫竹子“高手”,就喫竹子的本領來看,在自然界中沒有動物能出其右。表面上看,大熊貓喫竹子非常的輕鬆,但實際上,大熊貓喫竹子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堅硬的竹子很有可能會將大熊貓扎得滿嘴是血。那麼,大熊貓喫竹子有什麼技巧性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大熊貓的食性

在我們的印象中,大熊貓是“安靜喫竹子的美男子”,所以許多人認爲大熊貓是食草動物。但是,千萬不要被它萌萌噠外表欺騙了,大熊貓可是食肉目下熊科動物的成員,而所有的熊科動物均爲雜食性動物,而且大部分的熊科動物肉食的比例都在20%以上,像北極熊這種熊科動物,肉食比例已經達到了98.5%,不過與其他熊科動物不同的是,大熊貓的食物中99%都是植物,而且是竹子,只有1%的是肉食。

但是,也別小看這1%,正是這1%的肉食性,讓大熊貓依然保留了與其他熊科動物相同的牙齒結構以及消化道結構,也就是說,如果條件允許,大熊貓喫肉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其實,大熊貓之所以有肉食的習性,是因爲“祖傳”的因素很大。早在800萬年前大熊貓的祖先始熊貓就是純正的食肉動物,不過那個時候的始熊貓僅和一條狗那麼大。經過漫長的演化,大熊貓的祖先逐漸向高海拔的針、闊葉林遷徙,食性也跟着慢慢的改變,而正是這一改變,讓大熊貓與其他食肉動物衝突變少,進而生存到了今天,成爲了“國寶”。

大熊貓是如何喫竹子的?

從大熊貓的進化史看,早在距今300萬年前,也就是始熊貓進化到小種大熊貓時,它就已經有了喫竹子的習性,不過在那個時期,小種大熊貓對於竹子並不是“情有獨鍾”的,只是食物中包含竹子。因此,大熊貓喫竹子的歷史保守估計也有300萬年了。

在這幾百萬年中,大熊貓逐漸把竹子從“輔食”變爲了“主食”,所以對於喫竹子來說,大熊貓是最有經驗的。首先,是竹子的選取,並不是所有的竹子大熊貓都會喫,換句話說就是並不是竹子的所有部位都能得到大熊貓的青睞。其中,粗壯的竹幹大熊貓一般是不會選擇進食的,它主要會選取竹子的嫩葉以及剛發出來的或者是較小的嫩枝。當然在有竹筍的季節,大熊貓的首選還是竹筍,因爲竹筍的營養價值顯然要比葉子和樹枝高得多。

至於只竹葉就很簡單了,只需要用牙齒一擼,葉子就會留在嘴裏,簡單的咀嚼之後直接的吞嚥,而對於小一些的樹枝,它通常會選擇用犬齒直接咬斷的方式,而它咬的都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這種段在臼齒的簡單咀嚼後就會直接被吞下。

正是因爲,大熊貓“狼吞虎嚥”的進食方式,所以它的食道以及胃部的內壁都進化得比較厚,這樣就不容易被劃傷了。

大熊貓喫竹子爲什麼不會被劃傷嘴?

其實,看了大熊貓的進食方式,我們就能發現,竹子想要劃傷大熊貓的嘴實在太困難的。因爲它選擇進食的竹子都是竹葉以及比較細的樹枝。而且即便是遇到比較粗的,大熊貓也會“剝皮”,大熊貓的熊掌是有“第六指”的,其實之所以要打引號,就是因爲大熊貓的第六指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趾爪,而是“僞爪”(又稱僞拇指)。這個指的作用就是用來讓大熊貓完成抓握的動作的。就像我們五指併攏時大拇指的作用一樣,將竹子牢牢地固定在手中,然後送入嘴中,用牙齒像我們剝甘蔗一樣就比較堅硬的外殼去掉。

因此,葉子和細小的枝對大熊貓毫無傷害力,而且即便是遇到堅硬的竹子,大熊貓也能將竹子的外殼剝掉,所以,大熊貓喫竹子是不會傷到嘴巴的。

總結

經過了800多萬年的進化,大熊貓才擁有了99%以竹子爲食的食性,而在這個過程中,它不斷的進化以便讓自己更好的進食,它的“僞爪”就是很好的證明。而在喫竹子時,大熊貓一段段的進食方式以及可以剝皮的能力,讓竹子是傷害不到大熊貓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