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在《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写道:“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从此水淹七军后的关羽威震华夏,成为定论。

编辑

但是这是真的吗?

“威震华夏”的剧情是很有一些燃点的,有些人受了一些文章的影响,居然听信了曹操要用全部的精英来对付关羽的编造。还有的人,被关羽“威震华夏”所迷惑,甚至还有人说关羽兵锋距离许昌只有百里。

其实呢,看看《武帝纪》里的时间顺序,什么都明白了。

我简单列举一下。

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

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

编辑

看明白了吧,建安24年5月,曹操从汉中退军后,就一直待在长安,一直待到10月初,然后才回的洛阳。而关羽水淹七军后所谓的“威震华夏”发生在建安24年8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曹操在长安一定不动,意思就是曹魏的主力部队一直在长安没动。关羽都“威震华夏”了,怎么曹操的主力部队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是不是很奇怪呢。正常来说,曹操应该积极应对,最起码大军应该从武关东南下了。而曹操在于禁全军覆没后的反应是,给徐晃增兵,增了多少呢?不多,也不少。将军徐商、吕建加上殷署、朱盖等十二营。按汉、魏兵制,一营兵力并无定制,一般在500到1000人。也就是说加上将军徐商、吕建,徐晃得到了大约10000多人的增援。然后曹操就一直待在长安,甚至没有返回洛阳为徐晃后继。要知道夏侯渊和刘备在汉中对峙时,曹操早早就到长安了。很显然,在曹仁被围在樊城,于禁所部三万人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曹操对襄樊战场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之前的汉中战场。

威震华夏,吓唬吓唬老百姓和无知文人是没有用的,首先得让曹操怕。曹操打了一辈子仗,纵横天下,怕过谁啊,还怕你一个区区关羽?

有人说《关羽传》里不是说了么,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我要问了,避什么锐啊,关羽威胁到许昌了?这些人肯定会告诉我,是的,关羽前锋距离许昌不过百里。

所谓关羽“威震华夏”,只是给传主贴个金而已。这是纪传体史书的通病,但是史官会在其他传记里把真相告诉你。《关羽传》里这句话“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是溢美之词。这种写法属于我不撒谎,但就玩弄点写作技巧。也就是曹魏庭议商量,应该怎么对付关羽,然后有人说了那迁许都吧。也就是无知无胆文士这么一说。于是给关羽贴个金,曹魏那边都商量迁许都了。当曹操什么人了。当曹操傻啊,关羽来了多少人,前锋到了哪,兵力怎么部署的,当曹操不知道?

关羽那边的情况,曹操非常情况。

编辑

我们打开《徐晃传》就可以知道了。开始的时候徐晃在宛城。那么水淹七军后,徐晃在哪呢?《徐晃传》是这么写的:“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徐晃当时在宛城编练新兵,他认为自己手下都是新兵,打不过关羽,所以前出至阳陵陂。

咋一看,哎呀,徐晃怕关羽呢。这叫读书不求甚解。阳陵陂在哪?樊城北8里。看看清楚,徐晃本来在宛城,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天下”后,徐晃反而带着一帮新兵朝着关羽去了,一直到樊城北8里的阳陵陂。

关羽威震天下了?徐晃怕了吗?怕毛啊,徐晃大摇大摆的就要过去干架了。徐晃都不怕关羽,曹操怕毛啊。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加强给徐晃的时候,专门叮嘱了一句:“须兵马集至,乃俱前。”结果呢,徐晃没等部队到齐,直接把关羽的前锋打掉了。

至于所谓关羽兵峰距离许昌百里,只不过是“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 这些“群盗”有屁用啊。

关羽前锋在哪?《徐晃传》写的很清楚,在偃城,樊城北5里。“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看到没有,殷署、朱盖十二营还没到,徐晃已经把关羽前锋偃城给打掉了。关羽前锋就在樊城北5里,拿什么去威胁许昌啊?威胁都威胁不了,迁哪门子迁啊。

曹操关照徐晃等部队集齐再行动,徐晃为什么胆子这么大?关羽哪有多少兵啊,根本就没多少人,撑死了三万人,然后关羽还把襄阳、樊城都包围了。你说关羽手上还能剩多少机动兵力,拿什么去威胁许昌。徐晃看准了,你关羽就这点兵,两个包围圈一放后没机动兵力了。那还怕你个毛啊,所以徐晃带着一帮新兵直接就到了离关羽长围三丈的地方。

徐晃的判断非常准确,最后作战时关羽能拿出进行交锋的机动兵力就5000人。“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

曹操是实打实的三国第一人,当关羽攻樊城,曹仁被围,于禁惨败。曹操自然要对形势进行评估,评估的依据是敌情和我情。一评估曹操就知道了,关羽不过如此,这就是古代所谓的庙算。而在前线的徐晃比曹操更掌握情况,所以徐晃敢带着一帮新兵“去贼围三丈所”,这叫武装大游行,炫耀武力。就是因为看破关羽的虚实,不过如此。所谓的“威震华夏”连徐晃都吓不到,怎么去吓曹操。

那为什么后来曹操要亲征了,还调张辽过来?本文并不是正文,只不过看到很多读者的留言,发现大部分人并没有看过《三国志》,所以先行列举一些史料。关羽攻樊之战,还是要从夺取空间的战斗和消灭敌军的战斗这一角度来进行阐述的,后文再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