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當中,人們在錢不夠花的時候往往會辦一張或者多張信用卡,用刷信用卡的方法來解一時之急。雖然現在這種消費方式很常見,但是仍有一些人不知道信用卡的利與弊,在不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就欠了錢。重慶的劉女士在朋友的介紹之下去一家美容院整形,結果被忽悠的信用卡欠了11萬。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劉女士告說,她之前因爲車禍的原因,臉上留有一些傷疤,脖子後面有一個包。她之前的一個工友看到後跟她講,說是楊家坪的康雅醫療不錯,她之前就去過那裏。正是由於工友的介紹,劉女士纔到這家美容院來做整形,畢竟人人都有愛美之心。

劉女士在瞭解過相關費用之後,表示自己沒有那麼的錢,對方則跟她說,可以通過平臺分期還。因爲劉女士沒有工作,她跟對方說即使分期也還不起那麼多錢。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對方卻跟她說:這個你自己知道就行了,給你貸的錢不用還。劉女士出於本能,覺得沒有這樣好的事情,對方說不止是她自己這樣,很多人都是用的這樣的方法。

劉女士告訴記者,她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麼弄,對方就直接將她的手機和身份證,給她拍了照。因爲劉女士沒有銀行卡,對方就帶着她去附近了一家銀行辦了一張銀行卡。醫院的工作人員跟她說治療需要三個療程,共計需要11萬多,在貸款下來之後會直接放在醫院,用於後期的治療。劉女士在當時也沒有想那麼多,第一次治療就花費了4萬多塊錢。後來她覺得這件事情有點不對勁,脖子上的一個小包就要4萬多塊錢,感覺自己被騙了,想要終止治療並讓對方將剩餘的錢返還給她,雙方就此產生了糾紛。

記者從劉女士跟美容院工作人員的電話錄音中得知,在她想要看治療費用的相關明細時,對方態度極其惡劣,表示沒有義務給她看。劉女士爲了維護自己身的合法權益,向當地警方報警求助。在警方的回執中看到,她貸款剩餘的部分被轉給隆某,上面寫了轉贈協議,但是並沒有詳細的金額,而劉女士表示並不認識這人。

人們都常說“用錢能夠解決的都不是事兒”,劉女士的丈夫卻因她貸款不還,整天被各種亂七八糟的催款電話騷擾,一氣之下跟她提出了離婚。除此之外,在事情發生之後,那個介紹人、醫院接待劉女士的諮詢師、隆某都聯繫不上,涉事美容院也不願協商解決這一事情。目前,劉女士已經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準備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小編個人認爲,首先,那個介紹劉女士去的同事是安的什麼心?明知道這是一個坑,還把劉女士往坑裏推。人們都常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或許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現在已經是法治社會,一味逃避永遠解決不了問題,既然現在事情已經發生,相信那些涉事者遲早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其次,劉女士自身的防範意識不夠,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證讓別人拿去的嚴重性,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才導致她欠了一屁股債,而且丈夫還跟她離了婚。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人的外表美醜不重要”,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才最爲重要美麗有風險,行動需謹慎。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本次事件吸取教訓,不要爲了“美麗”再胡亂折騰。

走過路過的看官,您對“劉女士花11萬整容”這一事件有何看法呢?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