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瞭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對美的事物,大家都會不自然地多看幾眼,也會稱讚幾句:這個好漂亮啊!這個真好看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別是女性。隨着現代科技的進步,對於先天不足,或者後天意外導致的身體容貌的缺陷,整容技術的發展,能讓這些恢復正常的容貌,維持正常的生活。

但是,越來越多的女孩子爲了變好看,把整容技術,當成了後天修容,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人生第一位導師,孩子的很多觀念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因此,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

過度追求美貌,反而適得其反!

俗話說:長得好看的男人,少奮鬥30年,長得好看的女人,少奮鬥一輩子。由此可見,容貌,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可是過度的追求外貌,傷身又費錢

幾年前,一組女孩整容前後的照片,在網絡瘋傳,看過的網友紛紛表示,原本是人類,後面整成了白骨精。短短三年時間,女孩前前後後整容了60多次,平均一個月就要兩次,可想而知對身體的傷害有多大。

女孩子在13歲就開始整容,那時候,年紀還小,容貌也還沒長開,女大十八變,可是她等不及了,爲了讓自己變漂亮,女孩子多次飛往整容之都——韓國。從鼻子到嘴巴,再到耳軟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不敢動刀的位置。

終於,女孩整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大眼睛,櫻桃小嘴,高挑的鼻子,尖尖的下巴。原本這些部位單獨看,是很美,可是,集中在一起,出現在她臉上,就變得很怪異。就如同網絡名詞——“蛇精臉”。

以前的她,雖然沒有那麼出衆,但是,最起碼,是個活潑靈動的小女生,是她那個年紀該有的樣子,讓人看着像鄰家妹妹。但是,現在,一不小心,人家會以爲看到了鬼怪!那麼,她還是個學生,怎麼會有錢去整容?原來,女孩的父母在背後支持着她,甚至很贊成她的做法。

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都有愛美的權利,大家也不會反對整容,但是,過度的追求,甚至病態般的追求,那就不敢苟同;畢竟,那時候她還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身體還在發育;對於女孩的做法,還有她父母的態度,網友紛紛表示,什麼樣的父母,教育出什麼樣子的孩子!

父母的膚淺思想,對孩子的教育有什麼影響?

1. 自然就好,而不是過度追求美

說到整容,大家都會想到韓國,韓國人對整容的需求到了近乎畸形的地步,甚至已經把美容這件事進軍到了幼兒園。因此也有網友稱,在韓國,只有當孩子出生的時候,才能知道孩子父母本來的樣貌。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不喜歡美麗漂亮的事物,這是可以理解的,追求美沒錯,而過分追求,就有待商榷了。

心理學家認爲,如果急於把社會流行的審美標準用於孩子身上,把化妝美容當成值得稱讚的舉動大事宣揚,很容易扭曲兒童的價值觀,泯滅他們天真爛漫的個性,後期的影響會不堪設想。

佩特羅妮烏斯曾說:光有外表的美是不夠的,言談、智慧、表演、甜蜜的笑語都勝過自然創造的單純的美。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對美的追求,但不代表可以無條件的慫恿他們不擇手段地變美。

2. 不僅費錢更傷身

平時我們輕微一個傷口都要好幾天才能恢復,而且也有各種感染的風險。更何況是整容,都是需要動刀子的,雖然有的是微調,但是比較多的整容,都是需要動大手術,無論是哪種,都離不開麻醉藥的使用,如果需要進行多次的整容手術,身體的機能將會降低,健康也會因此受到不確定風險的威脅。

特別是正在青春期發育的孩子,藥物的作用,可能會讓孩子的發育帶來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萬一威脅到生命安全呢?

3. 孩子三觀的影響

隨着外貌協會的逐漸增多,大家對漂亮的的都會格外的“友愛”,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覺得有顏就決定一切。也正是如此,會導致孩子,想盡辦法去改變自己的容貌,輕微的就是靠化妝品來改變,重度的就是通過整容來改變。

錯誤的價值觀,會讓孩子喪失上進心,投機取巧的心思越來越重,對於孩子以後的就業,在社會上立足也存在着風險。

言而總之,父母要有自己的底線,不要過分的寵溺孩子,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觀念,一切適度最好。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贊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