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周勉之,現任職於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在進入四大之前,我曾爲自己留出了一年的時間GAP。我專業階段的6科,也是在這一年的時間裏,一次性通過了。(允許我稍微自豪一下下)。

今天我想從三個關鍵詞出發,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做題方法,能帶你一起過6科的硬核乾貨!備考CPA,爲什麼要構築體系化的學習方法論,以及如何構築。

這三個關鍵詞分別是:

什麼叫“有效”做題?

怎麼“做好”題?

要做“哪類”題?

魚竿與漁網你會選哪個?

我家住在六樓,記得當時是4月,我扛着6套CPA教材以及網購的各類教輔,爬上樓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於知識的重量,後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於這點的感悟更深刻。應試考試要備考的知識多了,就很有可能出現一個問題:迷失。

這個問題對應的一種典型行爲就是:題海戰術。

可能大部分同學對於“做題”這件事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做完題,就覈對答案的青銅階段。這種刷題其實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不用花多少心思,反正做就完事了。別的考試我不敢說,但是對於CPA考試來說,一般人用這樣的題海戰術的的效果不會很明顯,因爲這就好比是帶着魚竿去海釣,碎片化獲取,最後只是你感覺你很努力,但其實很多都是徒勞。

真正有用的刷題,是非常講究做題的策略的。在找到正確答案的同時,要弄明白這道題考察哪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刷題的時候,要問自己:通常這類題目要從哪個角度切入,會運用到哪些定理或推論?

並且對錯題進行反思:如果我做錯了,我是爲什麼錯了,是記憶混亂了還是對基礎概念理解有誤?如何保證下一次遇到類似的題目不會再錯?我要強調的是,題是從課本的基礎知識而來,刷題時要回到基礎知識而去,這就是一種高級的學習策略。這就像拉了一張巨型漁網,所到之處的全部收入網中。兩種都是做題,但是效率完全不同。

怎麼“做好”題

題目分解化,知識模塊化

在講這個部分的時候,我必須要謝謝高頓CPA個性化輔導研究院的私教老師。這也是我當時選擇高頓的其中一個理由:私教服務的口碑。

在我備考的這一年裏,他們陪我走完了這個考季。雖然我都沒見過他們,但是這樣體系化的學習習慣,思考問題的方式,可以說是他們幫助我一步步建立的起來的。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我第一次預約高頓CPA私教輔導,問的是一道借款費用計量的會計題目,那道題是2014年一道的綜合題,難度比較大,涉及到債券的實際利率法攤銷,有一筆專門借款兩筆一般借款,中間還涉及到暫停資本化的問題,所以有兩個資本化期間,兩個費用化期間。我自己和那道題目苦哈哈地耗了一整個下午,但是還是沒弄明白......

最後就預約了一位CPA私教老師,那位老師在爲我講題目的時候,思路很清晰,先從這道題目出發,帶我畫了一條時間軸,標註出了資本化期間、費用化期間。庖丁解牛,把題目中的每一句重要信息進行了解釋,告訴我這句話背後其實是暗含了什麼條件,每一筆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利息的金額、費用化的金額都是怎麼算的,對應的分錄應該怎麼寫。

再從橫向的角度,系統地把這道題目的知識點梳理了一遍,比如關於如何判斷資本化期間?如何計算專門借款的利息金額?如何計算一般借款的利息金額?分別有哪些步驟?

上面這張圖,就是我當時跟着私教老師的講解,一筆一劃寫好的筆記,其實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將題目模型化、將知識體系化的案例。

一旦這種體系被建立,就可以將思路延展到正確的地方,這有利於考生從本質上解決問題,迴歸模型中去思考。只要題目的模型(思路)不變,無論現象怎樣改變,結果都是相同的。

但是如果盲目地從中注協所給的表面條件入手,很有可能會陷入僵局——他們無法找出出題人想要考察的知識點,也就無法得分。

這種體系化分析模式的建立讓我極大地提高了題目的利用效率,也許別人用五道題才能弄懂的一個知識點,我用一道題目也可以做到。

要做“哪類”題——做真題

以真題爲基礎進行訓練,能夠節省考場上的反應時間,提高答題效率。

我同時備考6個科目,所以我並沒有很多時間去做大量的題目,我以真題爲主進行訓練的。原因有兩個,第一,中注協爸爸命題風格很清奇,高度不是一般市面上的模擬題能夠企及的。第二,如果能選擇一個對手研究其招式套路,請選擇你的終極對手。

通過對真題中的套路的研究和反覆練習,考生會對知識點形成快速的反射弧,這個問題涉及到哪一個章節的哪一個考點,考題中經常挖坑的知識點有哪些。會自然而然把這個知識點變成解題的一個隱含條件或者隱含假設,但是對於缺乏訓練的同學來講,這個隱含條件和隱含假設是他大腦裏一下子難以關聯的點,必須通過老師的誘導,或者翻看課本才能回憶起來。

不過當時我在備考的時候只能找到市面上近5年的真題,真題數量有限,所以我很珍惜每一道題目。我自己會對真題進行歸納,整理、改編,比如說:

(1)改變問法。比如把一個封閉的提問改變成開放的。

(2)改變條件。比如把已知條件進行改變,看結論和解法上是否有變化。

(3)結論倒推。比如把結果當做已知,反推已知條件。

(4)綜合知識,比如把兩個章節的知識點放到一個題目裏做。

但是時代在進步,每一代CPA考生最痛的需求,總歸是會被發現的。今天的最後想推薦給大家一套專門研究真題的書《CPA十年真題研究手冊》,由高頓CPA個性化輔導研究院的老師編寫,也就是我每次遇到難題就會預約求助的私教老師,他們用自己的考試通關經驗和豐富的案例,精彩的思路,帶我一次次過關斬將!

所以,這套書一出版,我立刻下單了,到手後如獲至寶,拿出手機一頓猛拍,小清新的封面設計果然很上相,拍出來比實物更漂亮!哈哈~符合我們小年輕的審美。內頁的排版很清晰,尤其是主觀題!

我意外的發現那道困擾了我一下午的2014年的主觀題,竟然也在這本書裏,就像看到敵人一樣警覺,但這一次,我的心情大爲舒暢!它已經從敵人變成了我的老朋友,就在會計《CPA十年真題研究手冊》的第56頁,和去年那位私教老師帶我講解的思路完全一致,我也在編委會里找到了他的名字,畢竟水平真的很高!

另外好幾位都是我備考去年備考預約答疑的時候,最信賴的私教老師,看着他們熟悉的名字,我恭恭敬敬地認真翻閱了一下六科,發現這套書收錄了從2010年到2019年十年的真題!深得我心啊~~無論是對題目的深度解析,還是對知識點和解題步驟的總結,都非常詳細且自成體系!

這不剛好解決了百萬考生痛徹心扉的問題嗎?上哪去薅真題?真題找不全咋辦?真題過時了咋整?

如果我早一點遇到這套書,該有多好!但是現在也不晚呀,因爲我今年還要考綜合!(我又開始嘚瑟了,sorry)

很幸運,你們遇見了它,在CPA備考的路上,這麼良心的作品,不過就是一頓火鍋的費用,還有什麼理由不買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