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姥姥这个人物的设置,是要她作为一个傍观者,见证荣府的兴衰离合。在红楼梦第六回的回前批语:“此回借刘妪,却是写阿凤正传,并非泛文。且伏二递三递(二进三进)及巧姐之归着。”故而刘姥姥总共有三次进贾府。

在前八十回里,写了刘姥姥两次进贾府,那么八十回后贾府败落时,刘姥姥还会再进贾府一次,那时凤姐未必有力量周济刘姥姥了。如87版红楼梦里,刘姥姥去看望凤姐时,王熙凤已经被关押在狱神庙里了。

刘姥姥第一次去贾府,那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上门要饭去了。此时的荣府已经是王熙凤当家做主,最后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一吊串钱。二十两银子对于刘姥姥一家是什么状况呢,在刘姥姥第二次来到荣府时,大观园里正在举行螃蟹宴,刘姥姥听见吃螃蟹,就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的了。”由此可以得出,二十两银子,对于贾府来说就是一次螃蟹宴,对于刘姥姥来说,是她们庄家人一年的生活费了。

刘姥姥第二次来到贾府,走的时候,除了一些吃穿用的,凤姐给了八两银子,王夫人给了一百两银子,宝玉给了一个成窑杯。文本上写平儿对刘姥姥说“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根据《履园丛话》:“本朝顺治初,良田不过二三两,康熙年间,涨至四五两不等。至乾隆初年,田价渐涨,然余五六岁时,亦不过七八两,上者十余两。今阅五十年,竟亦长至五十余两矣。”所以在清朝一亩地能卖多少银子是不固定的,如果以《履园丛话》的作者钱泳的年龄为坐标的话,乾隆二十四年,他刚刚出生,等他五六岁的时候,田价也只是涨到了七八两银子,稍微好一些的良田也不过十余两。也就是说乾隆初年到乾隆二十年之间,田价基本上在五六两银子左右。在看曹雪芹的生平,大约是在乾隆二十八年去世的,所以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清朝的田价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认为五六两银子一亩,稍好一些的良田也不会超过十两银子一亩。

凤姐第一次给刘姥姥二十两银子,第二次给八两银子,王夫人给刘姥姥一百两银子,共计一百二十八两银子,那一吊坐车钱忽略不计。按照五六两银子可以买一亩田,刘姥姥从贾府得到现银能直接买田地二十多亩。

再来说贾宝玉被妙玉的成窑杯给了刘姥姥,成窑杯在清朝乾隆年间值多少钱呢,或者说在曹雪芹活着的时代值多少钱呢?沈从文曾给周汝昌写信说至于其他如成窑杯、雕填漆盘,多是常见实物。但也有一点重要,即成窑杯在晚明即十分值钱,一对值百两银子。”沈从文认为成窑杯在明末十分值钱,一对也不过一百两银子。沈老得出的判断应该是根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城隍庙开市在贯城以西,每月亦三日,陈设甚多。至于窑器最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余儿时尚不知珍重。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余为吐舌不能下。”但是在《蓉槎蠡说》:“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所以成窑杯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红学大家周汝昌认为妙玉的成窑杯很值钱,但是晚年专注研究历史文物的沈从文,就认为妙玉的成窑杯不值钱,也不过百十两银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