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機肥協會

提供最前沿的行業信息

近日,江蘇省耕地質量與農業環境保護站制定了《2020年江蘇省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方案》,要求全省每個涉農的縣(市、區)建立“測土配方、化肥雙減”示範區5個以上,覆蓋全省1000個行政村;免費爲10000個農戶(場、社)開展測土化驗並出具肥料配方;動員100個肥料企業與農戶對接開展供肥服務,提高配方肥到位率。

《行動方案》總體目標爲帶動全省化肥使用量較2015年削減5%以上,其中太湖一級保護區較2015年削減20%以上,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3%,果菜茶優勢產區有機肥替代化肥比例達20%以上,肥料利用率達40%以上。

爲完成這一目標,《行動方案》具體提出了“五大行動”,即化肥“雙減”行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施肥方式轉變行動、肥料質量提升行動、配方肥料智能配送行動。旨在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與方法,減少化肥施用總量、優化肥料施用結構、改進肥料施用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增產提質、農民節本增收、農田生態改善。

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和大田水肥一體化技術正是施肥方式轉變行動中的重要環節。6月5日,由江蘇省耕地質量與農業環境保護站、江蘇省測土配方施肥協會聯合主辦的水稻側深施肥暨水肥一體化現場觀摩會在南京市六合區召開,標誌着2020年江蘇省“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的正式啓動。

《行動方案》全文

爲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按照省委1號文件提出的“開展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要求,制定2020年行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興農、質量興農,按照“政府主導、部門主推、企業參與、農民受益”的思路,通過政策引領、科技進步、機制創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開展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減少化肥施用總量、優化肥料施用結構、改進肥料施用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增產提質、農民節本增收、農田生態改善。

二、工作目標

全省每個涉農的縣(市、區)均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每縣(市、區)建立“測土配方、化肥雙減”示範區5個以上,覆蓋全省1000個行政村;免費爲10000個農戶(場、社)開展測土化驗並出具肥料配方,動員100個肥料企業與農戶對接開展供肥服務,提高配方肥到位率,帶動全省化肥使用量較2015年削減5%以上,其中太湖一級保護區較2015年削減20%以上,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3%,果菜茶優勢產區有機肥替代化肥比例達20%以上,肥料利用率達40%以上。

三、行動內容

(一)化肥“雙減”行動

一是夯實測土配方施肥基礎工作。按照農業農村部測土配方施肥規範(2011年修訂版)等要求,開展取土化驗,更新土壤有機質、氮磷鉀中微量元素和酸鹼性等土壤基礎數據。結合主推品種開展田間肥效試驗,優化作物氮磷鉀中微量元素營養配方比例和田間運籌。發佈區域主要農作物主推配方,開展技術培訓。免費爲一批種植大戶、合作社(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個性化的測土配方施肥服務,做到“五個一”,即有一張土壤養分測試表、一張施肥建議卡、一份施肥記錄檔案、一份肥料質量檢驗報告和一張遙感產量跟蹤測產圖。

二是建設化肥減量增效示範區。以“精、調、改、替、輪”爲技術路徑,打造化肥“雙減”示範區,做到“四個突出”。一是突出主要作物重點品種。示範區要突出稻、麥、蔬菜等種植面積大、範圍廣的主要農作物及主推品種;二是突出重點流域。示範區建設以太湖一級保護區、長江兩岸、洪澤湖周邊、大運河沿線和近海岸等爲重點;三是突出新型經營主體。實施區域內優選實施主體,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園區)、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爲主。四是突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裝備。優選配方肥、水溶性肥料、緩控釋肥料、有機類商品肥(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生物有機肥)等新產品;完善有機肥堆漚和沼渣沼液輸送、施用設施,以及有機肥施用機械和水肥一體化設施;示範推廣水稻側深施肥、種肥同播、機械施肥、肥藥混噴及水肥一體化、緩控釋肥應用等新技術;集成一批有機無機結合、水肥耦合、速效緩效配合、農機農藝融合的新模式,做到減肥不減產,努力實現產量、肥料利用率、品質三提升。

(二)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

在果菜茶優勢產區、化肥施用強度高、環境污染治理壓力大的區域,實行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一是培育引導有機肥產業健康發展。引導指導規模化養殖企業、畜禽糞便處理中心或有機肥企業就地就近收集處理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食用菌下腳料等農業廢棄物,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在全省樹立10個規模適中、質量穩優、效益良好的有機肥標杆企業,引領全省有機肥產業升級和質量提升。二是推廣有機肥替代應用模式。大力推廣“有機肥+配方肥”、“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畜—沼—茶(菜、果)”等技術模式。三是推廣系列商品有機類肥料。鼓勵企業開發基質、生物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全元生物有機肥等系列商品有機類肥料,提高商品性和附加值,滿足特色優勢作物需求,促進有機肥料產業發展。今年,有機肥推廣應用達到700萬噸以上,其中商品有機類肥料達100萬噸以上。

(三)施肥方式轉變行動

按照農藝農機融合、基肥追肥統籌的原則,加快施肥機械研發,因地制宜推進化肥機械深施、機械追肥等技術,減少養分揮發和流失。一是水稻側深施肥。在水稻機插秧時,利用插秧機同步將配方肥或緩控釋肥料施用到秧苗根部附近,減少施肥總量與施肥次數,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在高肥力地區,推行一次性施肥;在中等肥力地區推行“一基一追”,在低肥力地區推行“一基兩追”。二是水肥一體化。重點在果菜茶作物上,根據作物不同生長期需水需肥規律、土壤環境和養分含量狀況,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水肥相融後,通過可控管道灌溉施肥系統,把水分養分均勻、定時、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示範推廣滴灌施肥、噴灌施肥等技術,實現信息採集自動化、肥水傳輸智能化,促進水肥耦合,提高肥料和水資源利用效率。三是小麥玉米種肥同播。在小麥、玉米播種時期利用播種機一次性將種子和高效緩釋肥深施到地裏,簡化栽培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化肥深施、齊苗壯苗,減輕勞動強度,促進生產節本增效、提質增效。四是肥藥混噴。藉助大型植保機械或無人機等新型設備實行肥藥混噴,補充作物營養,防治早衰,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

(四)肥料質量提升行動

一是開展“好肥進萬家”活動。從企業科技創新、肥料質量、生產技術、環保安全、宣傳展示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優選誠實可信、質量過硬、用戶認可、信譽良好的企業開展肥料現場推介活動,讓農戶識好肥、用好肥,爲增產增收打好“肥”基。二是開展肥料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質量抽檢行動。通過風險監測進一步強化全省權限內登記肥料事中、事後監管,提高權限內登記肥料產品的質量,促進我省肥料產業健康發展;通過肥料執法質量抽檢,淨化肥料市場環境,爲農民用上放心肥提供保證。

(五)配方肥料智能配送行動

指導農民重點是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查詢土壤屬性,訂製作物“營養套餐”,實現肥料配送服務全程網絡化、智能化,加快配方肥料進村入戶、應用到田。一是配方肥“雲製造”。建立智能配肥站,實行縣域測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統與智能配肥站交易系統對接,農戶通過識別個人信息,實現地塊肥料配方設計、配方肥私人訂製快速確認、移動下單,即配即送即用。二是配方肥“雲交易”。開展精準施肥“產需對接、農企合作”全程社會化服務,構建優質高產配方施肥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提高應用區域農民與肥料經銷商的組織化程度,指導農戶與肥料經銷商應用微信、手機APP、PDA移動終端、PC端等在服務平臺上進行規範交易操作。三是配方肥“雲監管”。在政府和公衆監管下,爲配方肥料生產銷售、農戶訂購、過程跟蹤、售後服務和財政補貼結算等提供全程網上解決方案,推進配方肥應用落地和保證質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部門聯動。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工作責任感,將化肥減量增效行動作爲綠色興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擺上重要議程。建立“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指導組,制定目標任務,明確職責分工,實行多部門聯動、多專業疊加、多技術並推,更大力度地推進化肥減量增效,進一步提升江蘇肥料科學使用與監管水平。

(二)爭取扶持政策、激勵措施。各地要認真制定區域性化肥減量增效行動方案,推動出臺農企對接、側深施肥機械使用、輪作休耕、化肥減量增效示範區建設等扶持政策;充分運用好使用好省及以上測土配方施肥、化肥減量增效、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耕地質量提升等項目資金;積極動員吸引企業等社會力量將工商資本、民間資本投身到化肥減量增效行動中來。

(三)抓好宣傳引導、科普培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廣泛宣傳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增強農民科學用肥意識,構築“綠色發展、環保施肥”的理念,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組織主流媒體開展系列宣傳報道,充分挖掘推進化肥減量增效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結合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及各類涉農項目綜合培訓,採用視頻培訓、現場培訓等多方式多場合進行培訓,普及化肥減量增效與新型肥料技術知識和培養技能。

(四)強化技術指導、協同攻關。層層建立科學施肥技術專家團隊,加大培訓指導力度,提高新型經營主體和普通農戶科學施肥水平;細化行動方案,制定相關技術規程;組織教學、科研、企業、協會等協同攻關,加快研發推廣肥料新產品、施肥新機具、實用新技術。

(五)加強督促檢查、績效評估。化肥減量增效工作是國家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考覈的重要內容之一,各地要依據《江蘇省主要農作物肥料使用情況調查規範(試行)》,定期開展主要農作物施肥情況調查,規範數據採集、統計和報送程序,確保化肥減量相關數據科學採集、準確統計和客觀評價。各地要及時總結千村萬戶百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進展與成效,年底報送工作總結。按照《江蘇省化肥減量增效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開展行動實施情況績效自評估,省級將組織覈查和定期評估,結果將作爲下一年度部省資金安排的依據。

附表:

來源:江蘇省農業農村廳 江蘇省耕地質量與農業環境保護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