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午後的咖啡館,

還是在飄蕩的旅途,

你都能看見——

泰戈爾在風中微笑,

惠特曼在雲中行走,

紀伯倫在雨中降臨,

徐志摩在尋找天空裏的一片雲……

因爲我們有——經典和故事

本文出自於《蒙娜麗莎的祕密-世界名畫的故事》文 徐孝貴 汕頭大學出版社

《蒙娜麗莎》

創作時間:約1503-1505年

珍藏地點:法國巴黎盧浮宮

尺寸:77×53cm

類型:油畫

油畫歷經五百多年,蒙娜麗莎的微笑依然迷人如初。據說她是佛羅倫薩一位貴族銀行家弗朗奇斯科-久貢德的妻子。

當達芬奇完成這幅畫之後,不自覺地愛上了畫中的肖像,一直捨不得將作品交給委託人,而將這件作品留在自己身邊。

直到1519年達芬奇在法國昂布瓦的克魯克斯城堡去世,這幅畫就成爲了法國國王繪畫陳列室裏最珍貴的作品。

蒙娜麗莎的微笑,爲法國盧浮宮吸引了大量觀光客,爲法國帶去了大量的財政收入。

面對她的微笑,會讓人陷入無可自拔的迷戀中,到底是她的微笑神祕呢還是她的氣質優雅高貴呢?

達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有創造力的名人,他是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工程師,也是科學家。

他手札裏的科學研究記載,就像他的藝術一樣,都在探究支配自然運行的法則。

畫中背景

女主角身後的山光水景,像是劇場中使用的背景畫板,而不是真實河山。岩石假山造型詭異,溪水泉水蜿蜒曲伸,在空氣透視法的處理下,讓人脫離現實的環境,進入忘我境地,仿若遊幻於夢中之境。

面容

最令人難忘和不解的,是蒙娜麗莎微微注視觀看者右方的眼神,篤定堅決而又飄忽不定,在陰柔中顯露剛毅,又帶着些許鄙睨和不屑一顧,卻又透着等待人們關注和青睞之情。

渴望認同而又擔心失去自我,就如同任何一位理想化的人物,經過現實生活的殘酷磨練後,還有多少優美的靈魂?

光的渲染

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看,達芬奇以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慣用的渲染法,在畫布上先打上一層茶色的底再開始作畫,使畫面整體看來宛若黃昏落日的餘暉映照。

再加上作者色彩明暗的層次處理特別精微,尤其強調人物臉部到胸部以及手部肌膚的陰影,讓蒙娜麗莎猶如舞臺上的女主角,在聚光燈下緩緩的表現出她女性最柔美的一面,令臺下所有的觀衆都爲她朦朧不可測的神情所傾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