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永遠是中國普通大衆關注的焦點,對於國人來講,一套房不僅僅是一個住所,更承載着教育、生活、投資等衆多屬性,尤其是近十年房價只漲不跌,房地產造就了一批批富豪,居民對房產的熱衷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過疫情衝擊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此次疫情會加速房地產迴歸理性,房子迴歸住的屬性,還是房地產這個尿壺再次拿起,刺激經濟?

回答這個問題前,筆者先拋出自己的觀點:房價的漲跌取決於政策的引導及剛需的貢獻,更離不開投資的熱情,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認爲房子是負債,或許房價就該回歸理性了。在討論疫情之後房價是漲還是跌之前,我們必須明確一件事,疫情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無論成交量還是成交均價都會影響,成交量毋容置疑,肯定是少了很多,成交價就分地區,畢竟全國樓市調控是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論。

那麼2020年房價能穩得住嗎?或許市場會告訴你答案。按照常理來說,全球的疫情升級,對外貿易幾乎停滯,三駕馬車已經停了一輛,經濟上已經不能支持房價繼續上漲;與此同時,近幾十年房地產粗狂式發展,實業已經舉步維艱,如今疫情下實業環境更是雪上加霜,身邊甚至不斷有人失業,收入下滑已成事實,那還有錢去推動房價發展?可是,中國的房地產從來就不能用常理來看,疫情衝擊後多地房價出現上漲,市場已經給出答案。

據環球網等媒體報道,疫情過後,深圳房價逆勢上漲,“千萬豪宅被秒光”“百萬喝茶費”“500萬以下的房子基本賣沒了”等消息不斷出現。一方面是實體經濟受衝擊,穩就業成爲當前關鍵,一方面是深圳房價不斷上漲,一套房就抵得上一個中型企業一年的利潤。謎一樣的深圳房價,甚至在某互聯網大廠的工程師都感慨奮鬥五年不如深圳三個月房價漲得多,投資炒房無疑成爲暴富的最快途徑。

那麼深圳房價爲何會快速上漲?追根溯源就是資金的推動,房地產作爲資金密集型行業,背後最主要的支撐就是資金,沒有資金的推動,房價只是空中樓閣。疫情衝擊下,銀行資金比較寬裕,資金可獲得性高,國家用金融工具支持實體經濟復甦,大白話就是定向放水,可是這一次錢卻被炒房客截胡了,一些企業經營者藉着國家和地方房貸政策優惠,全款買房後用以做抵押低息貸款套利,央行的錢卻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徑直流入了房地產,深圳房價出現不正常的上漲。

而且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炒房客的操作更風騷,基本是無成本炒房。深圳政府的文件明確表示中小微企業貸款,按照實際支付利息的50%給予總額最高100萬元的補貼。炒房客購買一個空殼企業,然後將房子抵押給銀行取得低息經營貸,貸款本來就是低息,而且政府還貼息,貼息之後,自己不用出多少錢,房子賣了,錢也套回來了。數據顯示一些小微企業獲得房產抵押經營類貸款,在沒有貼息的情況,年化利率可低至3.6%左右,貼息後大部分貸款的利率都在2%左右。

再次背景下,資金無風險套利不說,炒房客把房產抵押給銀行,不僅能把一套大幾百萬的房子高效快速地變了現(賣掉時間成本不說光中介費就要二三十萬),銀行還能幫忙兜底房地產可能的崩盤風險,換你你會不會去申請經營抵押貸?監管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僅深圳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的中長期貸款,就大增近190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半。深圳房價出現非理性上漲。

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深圳房價的非理性上漲,央行深圳中支下發通知要求銀行自查房抵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情況,如果是要真的監管,直接監控住貸款資金流向就行了,甚至收回貸款都是可選項,只要真心想處理,房價必然能穩得住,可是自查,結果無非就是連酒都不罰了,不了了之。財經權威專家馬光遠對於深圳房價的上漲,他表示按照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基本邏輯,深圳房價的反彈非常正常,背後的味道大家可以品品。

那麼2020年房價還能穩得住嗎?筆者的看法是偏悲觀,央行數據顯示3月末M2同比增10.1% ,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7.1萬億,會不會是水漫金山不可知,至少多地的樓市已經逐漸回暖。正如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所講,房價變化取決於M2增速,貨幣投放越多,房價就會上漲,如果貨幣投放受到較好的管控,房價也會穩定下來,如果M2增速重新回到兩位數,我們的房價會再次上漲,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2020年你還相信房價會跌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