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不能直接包粽子,多做这一步,粽叶柔软有韧性,不易断裂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端午节是起源于纪念屈原,其实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了。但如今一些传统习俗都与纪念屈原有关,比如吃粽子、划龙舟等等,都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民风民俗活动。

每年到了端午节,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读过小学课本的都知道,最开始的粽子是纪念屈原投入江中,给鱼儿吃的。到现在,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种美食了,每年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馅料,是传统节日的美食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了。

粽子之所以叫做粽子,是因为包粽子必须要用到粽叶,不然粽子就和饭团没什么区别了。粽叶就是一种树叶子,有着清香味,所以包出来的粽子才那么好吃,那么香。

以前家人都会自己去山上采摘粽叶,现在都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因为让我们自己去采摘,也不一定认得。市场上的粽叶很多,尤其是这段时间,都会摆出来售卖,一眼望去,许多商铺前面都可以看见。

市面上的粽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新鲜的,还有一种是晒干的。新鲜的都是刚采摘的,而是晒干的粽叶都是往年的。这两种粽叶的处理方式不一样,买回家之后,一定不能直接拿来包粽子,不然粽叶会断裂,无法将粽子包紧实了。包粽子的时候,粽叶要多做这一步,粽叶才能柔软有韧性,不易断裂。

晒干的粽叶,要提前浸泡,把买来的粽叶提前一天浸泡在清水里,使其完全吸收水分,变得柔软。而新鲜的粽叶,不仅仅要浸泡,还要经过水煮才能拿来包粽子。所以以前家里包粽子之前,都要先煮粽叶,煮的时候就闻到粽叶的香味了。

粽叶该怎么煮呢?

第一步,把粽叶先洗刷干净了,然后浸泡在清水里,加些食盐浸泡着,泡一两个小时左右。

第二步,然后把浸泡过的粽叶放入锅中,水也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烧开,煮个十多分钟。

第三步,煮好后关火,然后捞出粽叶,将粽叶浸泡在清水里冷却,经过这样处理,粽叶就变得柔软有韧性了,包粽子的时候就不易断裂了。

处理好的粽叶就可以拿来包粽子了,粽子那么香,就是因为粽叶,所以包好的粽子一般都是拿来煮的,才能让香味融入粽子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