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資訊

國內市場連續迎來三大重磅消息。

1、週四(6月18日),央行公告開展了1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500億元7天期和700億元14天期,其中14天期利率較上期下調20BP

2、當天,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舉行,多爲重量級嘉賓就整體金融系統、貨幣政策、金融機構監管、股債匯,以及中概股迴歸等問題發表看法。

3、當日盤後,市場傳出融資類信託業務監管傳言,隨後有公司闢謠。行業人士表示只是針對行業內少數幾家信託公司的通知。

逆回購利率再下調

週四,央行公告稱,爲維護半年末流動性平穩,6月18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包括500億元7天期和700億元14天期,7天期中標利率2.20%,14天期中標利率2.35%

上次7天和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爲2.20%、2.55%。即週四央行下調了14天逆回購中標利率20BP。

另據中國政府網消息,6月17日召開的國常會提出,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會議還提出要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決融資難,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和社會融資新增規模均超過上年。

Wind數據顯示,今年央行通過逆回購操作共投放了54800億,不過到期回籠了58600億,合計實現淨回籠3800億

利率上,今年央行在逆回購操作中下調了4次利率,分別是2月3日下調7天逆回購和14天逆回購利率各10BP,3月30日又將7天逆回購利率從2.4%下調至2.2%,下降20BP。而6月18日則再次將14天逆回購下調了20BP。

可見從央行今年動作來看,本次14天期逆回購“降息”補降的可能性大。這次14天逆回購利率下調是跟隨3月30日7天期逆回購利率同等幅度下調。總體上,今年央行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在穩步下調,但十分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下週一(6月22日)將迎來最新一次LPR報價

年中流動性“穩了”

此次逆回購利率下調,恰逢年中時節,市場對於流動性更加敏感。

本週一(6月15日),央行開展2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爲2.95%,與上期一致。而此前在6月8日,則有5000億元MLF到期。顯然15日操作的2000億MLF較到期量要小的多。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央行共進行了6次MLF操作,基本保持着每月一次,合計投放資金10000億,其中1月、2月和6月投放資金最大,分別爲3000億、2000億和2000億,其餘各月均只投放1000億。

而到期方面,今年共有9000億MLF到期,分別在4月17日、5月14日和6月8日。可見通過MLF操作,今年央行僅淨投放了1000億,規模不大。

利率上,僅2月17日和4月15日分別下調10BP和20BP,其餘月份保持不變。6月份利率繼續維持在2.95%,作爲LPR重要影響因素,MLF利率未降,因此近期市場預期央行本月的降息可能性不大了。

華西證券樊信江研報分析,回顧近幾年央行OMO操作,在6月底、9月底、元旦前、春節前均會進行一定規模的14D逆回購投放,主要目的是臨近季末及節前,因繳稅、居民取現等因素會導致銀行間流動性暫時性緊張,季末與半年度考覈,資金價格波動加大,央行出手投放更長期限(相對7D)的資金來熨平資金波動。週四重啓14D逆回購投放,更多的還是與跨半年有關

川財證券陳靂研報認爲,儘管年內兩次14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差距較大,但央行對兩次操作的中標利率均做出下調,分別下調1個和0.2個百分點。央行週四二次下調逆回購操作利率,具備一定的信號意義

報告分析,2月以來,央行傾向以數量型工具補充市場流動性,降準、再貸款等政策持續加碼。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資金整體充裕的背景下,銀行體系的短期政策利率與市場利率出現倒掛,7天期Shibor利率持續低於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或對後續政策有所掣肘。央行此次下調14天逆回購操作利率,有望對資金面利率的倒掛現象逐步緩解,穩定市場對於後續貨幣政策的積極預期。

報告同時認爲,中長期來看,維護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仍是年內央行的主要工作,貨幣政策有望繼續維持穩健的基調,利率市場化改革仍然值得繼續期待。預計隨着降準、LPR層面的“降成本”措施不斷推進,央行貨幣政策將得到更有效傳導,推動企業端融資的“量增價減”。

機構判斷降準在路上

中信固收稱,本次國常會明確了下一階段政策需要在量價兩個方面繼續寬信用和降成本,提及降準而未提降息,預計降準有望在近期落地,而降息政策料將延後。“引導債券利率下行“的表述也可能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想象,市場前期對於貨幣政策相對悲觀的預期大概率將得以修正,情緒鐘擺的變化將打開債市交易窗口。

國君宏觀點評稱,降準更多是對沖特別國債等發行造成的缺口,不代表流動性投放再趨寬鬆;降准將於近期落地,但是面臨巨大的國債供給壓力的被動、客觀需求;推動金融機構向企業讓利1.5萬億的方式變相“降息”,更加體現現在“寬信用”,精準落腳實體政策取向。

華鑫證券吳笛也分析認爲:

第一,從過去幾次經驗來看,國常會提及降準可能意味着近期實施的概率很大。

第二,M2和社融新增規模超過去年的表述與政府工作報告中“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的表述略有差別,但國常會明確將會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開展後續工作,因此不必要理解爲政策目標的調降,但另一方面當前社融和M2增速明顯高於去年,這已經是一個大概率可以完成的政策目標,未來邊際的“更松”或者“更緊”都有一定的政策空間。

第三,政策目標是引導實體融資成本的綜合下降,貸款利率下行和債券利率下行都是實現此目標的手段之一,對於債市的影響取決於央行流動性的投放思路和降低融資成本所採用的政策工具,並不必然意味着利率債收益率的進一步下行。

因此總體來看,認爲此次國常會推動降準會對債市帶來一定的提振,但政策思路的轉變可能使得利率難以回到年初低點,待降準落地反而需要警惕“利好出盡”。

除了年中貨幣流動性問題,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開幕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同樣引發關注。在開幕致辭中,多位重量級嘉賓對當前經濟形勢及未來政策方向做了重要闡述。

陸家嘴論壇8大要點梳理

除了年中貨幣流動性問題,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開幕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同樣引發關注。在開幕致辭中,多位重量級嘉賓對當前經濟形勢及未來政策方向做了重要闡述。

一、關於金融系統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我們仍面臨經濟下行的較大壓力,但形勢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轉變,一個以國內循環爲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其中,金融系統要做好以下工作:

1、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2、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3、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加快發展資本市場。

4、風險應對要走在市場曲線前面。

5、深化改革開放。

二、關於貨幣政策

針對貨幣政策問題,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中國十分珍惜常規狀態的貨幣財政政策,中國不會搞大水漫灌、赤字貨幣化和負利率。

央行行長易綱表示,針對貨幣政策:

1、通過數量型的貨幣政策工具,擴大總量供給,重點解決融資難問題。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過30萬億元。

2、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市場利率持續下行,推動金融部門向企業合理讓利,着力緩解融資貴問題。預計金融系統今年全年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

3、通過加大銀行不良貸款覈銷處置力度,解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問題。

4、在保持央行資產負債表基本穩定的同時,實現了有效的貨幣信貸增長。其中央行降準和增加再貸款是雙擴張的貨幣政策工具,但反映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則前者是縮表、後者是擴表。

易綱同時強調,疫情應對期間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階段性,要注意政策設計要激勵相融,防範道德風險,要關注政策的後遺症,總量要適度,並提前考慮政策工具的適時退出

三、關於資本市場發展

郭樹清表示,銀保監會將推出多項舉措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包括:

1、增加機構投資者數量。

2、加大權益類資管產品發行力度,支持理財子公司加大權益類理財產品發行比重

3、推動銀行、理財子公司與基金、保險公司的深度合作,鼓勵銀行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公募基金管理人納入合作名單

4、引導商業銀行穩妥處置非標資產。

5、支持保險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委託投資、公募基金等渠道增加對資本市場的投資力度。包括保險機構要加大對企業中長期債券的投資,可將更多資金用於購買企業中長期債券,特別是電信、交通、新老基建等需要鉅額的中長期資金的行業。

6、對保險公司的權益類資產配置實施差異化監管等。

四、關於市場開放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步伐,不僅沒有因疫情而放緩,反而進一步加快。其中:

1、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外資股比限制提早全面放開,六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已經順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額度限制。

2、加快與境外監管機構合作,共同打擊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保持定力,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

易會滿還表示,將進一步優化滬港通機制,擴大滬深股通投資範圍和標的;進一步完善滬倫通業務,進一步拓寬ETF的互聯互通

五、關於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目前,我國債券和股票市場規模全球第二,超過160萬億元,已納入多個主流國際指數。國際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已達到6.4萬億元,並以年均超過20%的速度增長,尤其是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資產近年來以年均近40%的速度增長。

近期,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整合債券市場投資渠道,取消QFII、RQFII額度管理,擴大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制度)、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制度)試點,監管機構放開外資金融機構的股比限制,都是擴大在岸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下一步,將繼續支持上海優化多渠道開放佈局,同時順應市場需求,積極擴大在岸市場的對外開放,持續推動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共同繁榮發展。

六、關於科創板

針對下一步科創板建設,易會滿提出了三項明確的工作:

1、加快推出將科創板股票納入滬股通標的

2、引入做市商制度。

3、研究允許IPO老股轉讓等創新制度

同時,抓緊出臺科創板再融資辦法,推出小額快速再融資制度;發佈科創板指數、研究推出相關產品和工具。

七、關於中概股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中概股在美國上市是互利的,有利於中國公司發展,有利於美國投資者獲取更高的收益,也有利於紐約國際金融中心發揮作用。“我們願意坐下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隔空喊話”。

而針對中概股迴歸問題,央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媒體喜歡用“退市”這個說法,但實際上比較準確的說,應該是中概股中某些少數企業想通過主動的私有化從紐約交易所退市,再尋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就紐約交易所來講,這些企業是摘牌。摘牌和退市雖然很接近,但是技術細節是不一樣的。

周小川還表示,如果(中概股)按要求進行摘牌的話,國際投資者特別是美國投資者以及機構投資者的利益會受到損害。對於美國SEC而言,如何體現保護美國和國際投資者的利益將是一個考驗。

此外,從資金面上來看,中概股並不是非要依靠國際市場融資,國內空間很大。同時,雖然一些中概股公司出了問題,但還是有不少好公司,上市公司資源仍然存在。

八、關於上市公司治理

易會滿表示,健康的市場生態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總目標,證監會將着重開展三方面工作:

1、以貫徹落實新證券法爲契機,加快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着力構建權利義務邊界清晰、市場運行規範有序、市場主體誠信自律的制度生態。

2、堅定推進市場化改革,尊重市場規律,不作行政干預,更好保護和提升投資者活躍度,形成投融資均衡發展、市場交易高效透明、各類投資者積極參與的市場生態。

3、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對財務造假等惡性違法違規保持“零容忍”,嚴肅市場紀律,淨化市場環境。

信託業再遭強監管?

週四盤後,市場傳出融資類信託業務傳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一則來自某信託公司的通知信息顯示,不得再新增融資類信託業務規模,截至週五尚未在中信登報備成功的融資類業務一律叫停。

針對這一傳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覈實。華北地區一位銀保監局人士透露,確實有收到會里下發的針對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相關文件,文件內容比較原則,沒有細則。中部地區一位銀保監局人士亦向記者表示確實是有相關文件。

另據瞭解,部分信託公司確實有收到相關消息。上海地區某信託公司即在週四下發緊急通知,通知內容顯示,自即日起所有機構主動類和事務管理類的非房融資類業務(包括已籤合同項目)一律停止放款。

值得注意的是,隨後中融信託針對當日市場有傳聞稱其收到監管要求暫停融資類業務進行了聲明。

中融信託相關人士表示:“我司並未收到任何要求暫停融資類業務的監管通知。目前公司業務按照既定戰略部署和工作計劃有序開展,包括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及時調整投資規模及策略,積極迴歸信託業務本源,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融資類信託是指將受託資金以融資的方式借給資金需求方,多屬於類信貸業務,具有“影子銀行”的特徵。

隨後據第一財經記者從業內人士獲悉,這只是針對行業內少數幾家信託公司的通知,並未擴散到全行業

另外一位信託公司人士稱,目前行業有幾家信託公司的風險很大,監管的壓力也比較大。爲了防止出現新的風險,監管對特定的信託公司進行了窗口指導,昨天晚上有信託公司臨時收到通知,停止了融資類信託的開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