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立冬后,冬至也慢赶紧赶的到来了,到了冬至,进入天寒地冻的日子,冬天才算踏踏实实地到了,冬至这个节气承载了我们对至亲的思念,承载了我们对团圆的向往,每年冬至前,在外漂泊的人都会回家过节,今年冬至你回家了吗?

家人一起围桌团团座,水饺是餐桌的主角,这一天的水饺意味着团圆,象征着儿女和家人异地的思念之情。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你知道它的另一个故事吗?吃饺子前不妨看一看,你会更加的了解它。

【饺子的起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饺子一般将适量冷水倒入面粉为剂,将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大的粗面团,盖上拯干的湿纱布或毛巾,等待发面一小时,揉搓成圆长的剂子,刀切或手摘成若干个小面剂子,将这些小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包裹上馅料,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先将冷水烧开,烧开水下锅并用漏勺或者汤勺用漏勺(反过来凸面朝上)顺着锅沿逆时针或顺时针划圆弧状以防饺子粘连,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如为肉馅可在沸腾时添少许冷水再烧,反复两三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附带【饺子和馄饨的故事】

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明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图片来源云网络

小时候总盼望长大,长大后却不希望父母变老,在快要接近2019年12月的尾声不妨和家人一起你来擀皮,我来包饺子,一家人围桌一起吃着最美味的饺子,蘸上自己调好的蘸料更美味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