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24節氣是指導農事生產的一部百科全書!對於24節氣來說,咱農民習以爲常的是彼此間相隔15天,然而,2020年芒種是6月5日,根據日曆可見,夏至卻是6月21日,彼此間相隔16天!這是爲啥呢?

據筆者瞭解,24節氣是將黃道均分爲24等分,而“黃道”指的太陽運行在天空中的軌跡,由於實際中,有近日點以及遠日點之分,運行速度是不均等的!而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現行採用的爲“定氣法”,也就是起於0°“春分”,每隔15°增加一個節氣,運滿一週迴歸到0°“春分”。因此,對於24節氣來說,每個節氣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度數相同,但是,時間卻有差異!因此,按照時間來定,地球公轉一週爲365天6時9分10秒〔精確〕,二者之間相差1~2天,由於夏至正處於遠日點,公轉速度較慢,在疊加閏年的因素,芒種距離夏至也就出現了16天的現象!

如今,芒種節氣到了,農村夏收時節也開啓,氣溫也逐步的升高,而俗語“芒種夏至天,走路讓人牽”,這也反映了此時熱比“三伏天”!而芒種之後,夏至節氣將至,在農村,有“夏至三庚入伏”的說法,今年何時入伏呢?

俗語“夏至三庚入伏”,指的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在干支曆法中,有“10天干”,“12地支”的說法,而6月26日夏至後首個庚子日,而7月6日小暑節氣爲第二個庚子日,因此,第三個庚子日出現在7月16日,也就是“三伏天”入伏第一天!

具體來說,7月16~25日爲“初伏”,共計10天;7月26~8月14日,爲“中伏”,共計20天;8月15~24日爲“末伏”,共計10天。2020年“三伏天”共計40天,不過,在農村俗話說“三伏加一伏,還有秋老虎”,這也反映出,即便三伏天過去,由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我國北方地區氣溫仍然較高。俗話說“立秋不到秋,天涼白露後”,氣溫真正涼快下來,估計要到白露節氣了!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入伏”,2020年夏至具體時間,何時開始入伏?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爲筆者個人觀點,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