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播出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小夥伴們應該是都看過。

該劇以檢察官的調查行動爲敘事主線,講述了當代檢察官維護公平正義和法制統一,查辦貪腐案件的故事。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衛視一經播出,收視率迅速突破8%,刷新了十年內省級衛視收視的最高紀錄,同時入選2017年中國十大事件。

對於後來各種獎項拿到手軟的《人民的名義》,其力度和經典自是無須贅述。

關於該劇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解讀,小編是一名堅定的法律至上的法權主義者,而所謂的人民的名義,小編理解在本質上也應該是“法的名義”,可是小編當初追劇時就感覺有很多情節並不符合法理,之後也是越想越想不明白越想越後怕,越想越細思極恐。

最近宅家無事又重溫了一遍劇集,諸多疑惑特此寫出來,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並探討。

爲什麼沒有人在意放走了丁義珍?

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侯亮平,在北京展開對國家某部委項目處處長趙德漢調查搜捕的同時,讓漢東省反貪局局長陳海協助抓捕嫌疑人京州市副市長丁義珍。

侯亮平在沒有履行正式手續的情況下,憑什麼直接命令陳海抓捕丁義珍?難道僅僅因爲他和陳海是“兄弟”。丁義珍乃堂堂省會城市的副市長,執法如此豈非兒戲。

再則,沒有履行正式手續的情況下,關於漢東省反貪局配合抓捕丁義珍一事,難道不需要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秦思遠局長和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季昌明院長之間溝通?

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正式手續沒下來,逮捕丁義珍又茲事體大,季昌明帶着陳海去省委辦公廳與省委副書記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討論配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行動。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在正式手續下來之前,抓捕丁義珍一事是由秦局長和季檢察長事先溝通;或者是等正式手續下來,侯亮平再通知陳海他們實施抓捕。

那麼抓不抓丁義珍,是紀檢委抓還是檢察院抓,還有討論的必要嗎?

酒會上,丁義珍突然接了個電話,就以幫劉省長準備資料爲名順利離開……

新任省委書記不在,高育良主持扯淡,從事先通知到事後周密安排,丁義珍在別人的幫助下成功逃往美國洛杉磯。丁義珍的成功出逃,很明顯是得益於“內線”的幫助。

北京抓捕趙德漢和京州抓捕丁義珍幾乎是在同時進行,而京州的知情者無非也就是當時開會討論的幾個領導和反貪局待命辦案的相關同志們。

事實上,最有可能是“內線”的無非也就那麼兩個人。

第一個是省委常委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李達康是丁義珍的上司,二者是利益共同體,在討論抓捕丁義珍時李達康的情緒也確實比較激動,畢竟他在林城有過前車之鑑。

第二個是省公安廳長祁同偉,討論抓捕丁義珍,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他爲什麼要參加?當時丁義珍已在監控範圍之內,也不是什麼刑案暴徒分子,公安協助更是無稽之談。

丁義珍的四個可疑通話中,沒有省委打出的……那麼這四個可疑通話的可疑通話呢?

一路追查下去,很容易就可以查到當時省委有沒有打出去的電話可能幫助了丁義珍,就算這個電話只出現了一次,查出“內線”之人也似乎不是一件多麼複雜的事情。

如果能夠迅速查出是祁同偉放走了“戰友”丁義珍,案情將會是另外一種走向,後來的很多事情也就可以避免,也許用不了五十二集註水,二十五集就利索結束了。

祁同偉負責追查“內線”,更具諷刺的是祁同偉竟然還擔任了“海外追逃丁義珍小組”組長,讓一個放走罪犯的重大嫌疑人,負責追捕罪犯並追查是誰放走了罪犯。

如果法治真的可以這樣大而化之稀裏糊塗,那也就怪不得丁義珍們無法無天了。

沙瑞金憑什麼就推定李達康“無罪”?

五輛警車拉着警笛,在高速公路上狂奔,追着李達康書記的車,上演美國大片……

在歐陽菁被捕後,關於其貪污受賄,李達康是否知情,有沒有參與或者是授意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在經過有關部門的詳細調查後纔可以得出的結論;丁義珍出逃海外,李達康也身負重大嫌疑,此事亦尚未水落石出;更何況歐陽菁被捕時,所乘坐系李達康專車……

然而,沙瑞金一句輕描淡寫的“前妻”,就推定李達康無罪,憑什麼?

很顯然,沙瑞金已經默認了“沙李配”,也把李達康作爲了未來省長的不二人選。難道僅僅是因爲其在林城經濟開發區等地的輝煌政績,亦或是良好的第一印象,再或者是空降的省委書記沙瑞金需要漢東改革大將李達康省長,但這些都不能成爲其“無罪”的理由。

歐陽菁貪污受賄證據確鑿,李達康有罪無罪,不歸沙瑞金判定,這也不屬於其工作職責,需由有關部門去深入調查,沙瑞金憑什麼就如此輕率的推定李達康無罪!

儘管在特定情況下,政治可以先於法治,但無論任何時候,政治都不能代替法治。

侯亮平被停職鍾小艾怎麼可以訓斥季昌明

漢東省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季昌明是副部級,侯亮平作爲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屬於正廳級,是季昌明的直接下屬,鍾小艾是侯亮平的愛人。

侯亮平被蔡成功實名舉報,停職接受調查後,季昌明第一時間電話通知了鍾小艾。季昌明打這個電話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在於鍾小艾在電話中一通盛氣凌人的質疑和訓斥。

就算鍾小艾的背景再厲害,不管怎麼說她也只是中紀委的副廳級幹部,又沒有工作關係,有什麼權利對漢東的反腐工作說三道四,更是直呼老公的頂頭上司爲“老季”。

反貪總局的秦局長漢東的季昌明和高育良,出於政治顧忌而對鍾小艾禮敬有加也無可厚非,但鍾小艾的表現不僅僅是仗勢欺人的任性,更是缺乏對規則最起碼的尊重。

侯亮平被實名舉報,停職接受調查,而且被舉報之事發生於其到漢東之前在最高檢反貪總局工作期間,此事季昌明難道不需要給反貪總局的秦局長打電話彙報一下?

一個是漢東省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一個是最高檢反貪總局的局長,整部劇中兩人也鮮有互動,作爲一部反腐大劇,這很不正常,很不合情,也很不合理。

負責審查侯亮平的是省檢察院的紀檢組長呂梁和下屬京州市檢察院的檢察長肖鋼玉,侯亮平剛到漢東時曾與呂梁有過嫌隙,肖鋼玉級別較低也是舉報證據的主要“提供者”,這樣的兩個人,在對侯亮平的調查審查過程中難道不應該是需要回避的嗎?

調查侯亮平至始至終都沒有反貪總局的人蔘與,對一名最高檢反貪總局下調至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的調查,竟然可以內部化處理,是否真的完全符合流程?

依法而治唯法而治,也包括程序上的完全合法,法治就是法治,不允許任何人治。

《人民的名義》紮根真實的社會現實,“現實”與“衝突”並存。

劇中不僅揭露了官場的腐敗,還刻畫出包括官商勾結、權色交易、懶政不爲等敏感內容,作爲少有的反腐經典大劇,瑕不掩瑜整體上屬於國劇史上的優秀佳作。

不說教、不空洞,懸念迭起的劇情中混入了“美劇風格”的劇情和臺詞設置,加上老戲骨們“教科書般”的表演,該劇在人物塑造上達到了反腐劇的一個新高度。

它不再採用清官、貪官的二元劃分方法,而是將濃重的筆墨用在了對人性灰色地帶的白描中,正派的負面緯度與反派的內在掙扎相映成趣,幾乎所有角色都是“圓形人物”。

沒有流於依靠明君、清官化解權力腐敗的簡單想象及線條模式,而是引出一個又一個發人深省的現實問題,從官場延伸到最基層,落足於中國社會每一個組織管理體系。

《人民的名義》對貪腐背後固化醜惡的政治生態環境進行了入木三分的揭示和批判,也對依法執政依法執法乃至於依法治國進行了大膽且深入的有益探索。

工於權謀,困於人情、圈於德化的華夏民族,經歷了幾千年的皇權家天下的人治社會,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拜金逐利唯發展而論,幾乎是民族性的法治傳統、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法治素養、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的缺失。堅持法律至上,依法治國任重而道遠。

好劇有好評。東三環的秦玉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