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品,澳洲名莊黛倫堡的所有乾紅葡萄酒,都有統一且典型的風格:古典、內斂、傳統。

這個特色的由來,離不開麥克拉倫谷這片古老土地的孕育,更離不開酒莊一以貫之的傳承。

衆多百年以上的老藤,在黛倫堡的葡萄園裏被小心的呵護。作爲澳洲最大的生物動力法酒莊,人工干預的程度已經被降到最低。

不施肥,不耕土,不噴灑農藥,以最少或甚至於不能進行灌溉的可持續耕種方式來保持低產量。

這樣的實踐能夠帶來極佳的佳釀口感,並可以幫助根系保持強健,使其能穿透多層土壤,而其也會體現在活潑的單寧結構、泥土氣息,以及細膩的礦物質感。

酒莊採用散養綿羊的方法來控制雜草生長(這可能也是酒莊餐廳烤羊排如此美味的原因之一吧),堅持手工材質以及人工腳踩來破碎葡萄。

然而,黛倫堡的莊主,徹斯特,其實是個思想天馬行空的藝術家,同時也是個童心不泯的老頑童,這一點,從他一手打造的南澳網紅地標建築---魔方,便可窺見端倪。

不僅如此,他的性格還體現在了每款葡萄酒的名字以及酒標設計上。

犁躍?閃電設拉子?巨藤赤霞珠?甘泉雷司令?褶皺貴腐?喜鵲設拉子?車庫赤霞珠?科伯道赤霞珠?枯藤設拉子?遛貓?一個老頭和三個金髮妞?長腿叔叔?......

哪個酒莊會這麼隨意率性,但偏偏徹斯特做到了,而且源於此,這些葡萄酒在國際範圍來說,擁有了更高的辨識度。

澳洲名莊黛倫堡,酒款系列之一:犁躍

以“犁躍”命名本款佳釀,是爲了向南澳大利亞一項重要的發明——“躍障犁”致敬。19世紀後期,人們採用躍障犁清理麥克拉倫谷的土地。

躍障犁能夠跨過樹樁和盤曲的樹根,從而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應用。

據說該農具的發明者患有近視,必須通過特殊的眼鏡才能操作這個工具,所以,在“犁躍”系列的酒標上,徹斯特奇思妙想的使用了一個“視力表”的圖案。

即便作爲酒莊入門酒款,“犁躍”系列所使用的葡萄,也是同樣來自於酒莊在麥克拉倫谷產區的自有葡萄園。同樣使用了傳統釀造工藝,諸如手工採摘、籃式壓榨、腳踩破皮等等。

無論是赤霞珠還是設拉子,都有着動人的滋味。飽滿、滋味美妙,洋溢着成熟且辛辣的水果風味。毫不誇張地說,本款佳釀是適合每日飲用的優質紅葡萄酒。

也因此,“犁躍”系列葡萄酒曾多次被國際葡萄酒權威網站WS,基於消費者購買數量最多的數據,而評爲年度葡萄酒。

羅伯特帕克領先的《葡萄酒倡導家》機構多年給予90分左右的評分,澳洲葡萄酒泰斗詹姆斯韓禮德也給了同樣的好評,“犁躍”設拉子還曾獲得悉尼國際葡萄酒大賽的藍金獎。

犁庭掃閭,縱橫捭闔;跨阻躍障,乘風破浪。

品“犁躍”,享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