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黃山

黃山被世人譽爲“人間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歷來享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人們常說的"三山五嶽"中的"三山",黃山就是其中之一。

春季迎客松
夏季迎客松

據說公元754年,54歲的李白來到了黃山,在黃山及周邊地區的青山綠水間徜徉徘徊,顧盼流連。李白欣然寫下一首《山中問答》:“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把黃山比作別有天地的桃花源,不是凡塵世界所能比擬的。

秋季迎客松
冬季迎客松

02九華山

九華山,爲“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春天,滿山吐芳,百鳥和鳴;夏天,佳木繁陰,穀風清涼;秋天,層林盡染,別富情趣;冬天,瓊樓玉宇,超然空靈。九華山四時美景不同,讓人歎爲觀止,素有“秀甲江南”之譽。唐代大詩人李白三上九華,寫下了數十首讚美九華山的不朽詩篇,尤其是“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詩句,成了九華山的“定名篇”。

03天柱山

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之源,位於安徽省的西南部潛山縣境內,因其主峯“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時封其爲“南嶽”,後爲隋文帝詔廢,故被人們尊爲“古南嶽”。又因春秋時爲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

說起李白與天柱山的關係,有五古《江上望皖公山》爲證,李白於天寶六年,由金陵溯江而上九江,於長江遙望了瑰麗神奇的天柱山,從而發出由衷讚歎:“奇峯出奇雲,秀木含秀氣。青冥皖公山,巉絕稱人意。”

04天堂寨

天堂寨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與湖北省羅田縣交界的地區。天堂寨古稱“多雲山”,最高峯海拔1729.13米,爲大別山主峯之一,古稱“吳楚東南第一關”。衆多的瀑布龍潭是天堂寨的特色景觀。“踏遍黃峨岱與廬,唯有天堂水最佳”,大面積的森林植被涵養着豐富的水源,形成了接力式瀑布羣,常年不涸的瀑布就有18條,季節性瀑布100餘處。

大別山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楚漢相交的天堂寨更是首當其衝。大革命時期,這裏誕生過兩支工農紅軍,天堂寨成爲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47年劉鄧大軍南下,在天堂寨一線躍進大別山,西逼武漢,東指南京,爲全中國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05琅琊山

琅琊山,位於滁州市西南方,主景點有野芳園、醉翁亭、同樂園、深秀湖、琅琊寺、南天門、豐樂亭,自古有“皖東第一名勝”之讚譽,成爲歷代達官顯宦、文人名士旅遊雅聚之地,是我國二十四座文化名山之一,琅琊山因此成爲擁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的六名勝境。

宋建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所著《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被譽爲“天下第一亭”。《醉翁亭記》是這樣描述醉翁亭的:“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電視劇《琅琊榜》的熱播,琅琊山這個劇中的賢士之地,也成爲了衆人探索的對象,安徽琅琊山也順便火上了一把。

06齊雲山

齊雲山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最高峯“一石插天、與雲並齊”而得名,有"江南小武當"之美稱,被乾隆皇帝譽爲“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約15公里處,由齊雲、白嶽、歧山、萬壽等9座山峯組成,共分月華街、雲巖湖、樓上樓、橫江四個景區。

齊雲山的道教屬於正一派,區別於全真派的是,齊雲山的道士允許結婚生子,逢初一、十五遵循教規,做好齋戒即可。現如今齊雲山上住着28戶人家,也均是道士後裔。因爲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山上,纔有了名傳流世的“懸崖峭壁上的天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齊雲山是太極鼻祖張三丰羽化的地方,山上還有他的衣冠冢。

07八公山

"八公山"一名的得來則源自於西漢淮南王劉安學道成仙的神話。八公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由四十餘座山峯又疊嶂而成,方圓二百餘平方公里,景色優美,風光秀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動人故事和神話傳說,使得八公山名震青史,蜚聲中外,平添無限神韻。由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八公山豆腐,更是名揚四海,福澤萬民。八公山是一座生命緣起之山,“淮南蟲”化石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爲“藍色星球”上的生命起源。

八公山森林公園入口不遠處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遺址紀念牆,兩頭高大威猛的青牛鎮守兩邊,讓這遺址平添了幾分悲壯之氣。遺址牆前面是前秦苻堅的塑像,眉宇之間"投鞭斷流"的豪氣依然在,戰敗後"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他是不是會悔不該這麼不可一世呢!

08敬亭山

敬亭山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北郊,大小山峯60座,擁有一峯、淨峯、翠雲峯三大主峯,最高峯翠雲峯海拔324.1米。歷代文人名士多次造訪敬亭山,也留下大量吟誦。自南齊詩人謝眺任宣城太守以來的1000多年間,敬亭山便成爲“吟無虛日”的江南詩地。敬亭山四大文化特色即:詩、茶、佛、酒。四大文化特色對應四大景區即:雙塔景區、獨坐樓景區、一峯景區和宛陵湖景區。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公元761年,李白已歲逾花甲,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歷了帶罪流放的屈辱之後,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宣城時,再也沒有昔日友朋如雲、迎來送往的場面了,再也沒有北樓縱酒、敬亭論詩的瀟灑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十分傷感,孤獨淒涼襲上心頭,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千古絕唱。

09牯(gǔ)牛降

牯牛降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牯牛降以雄、奇、險著稱,古稱“西黃山”,其主峯海拔1727.6米,爲安徽省南部的第三高峯,因其山形酷似一頭牯牛從天而降,故名牯牛降。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區:主峯景區、靈山景區、雙龍谷景區、龍門景區、觀音堂景區。

10天門山

天門山位於安徽省東部,在巢湖、蕪湖和馬鞍山三市交界處,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

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天門二山中以東梁山最爲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瀉千里的長江折轉北去,形成“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千百年來,以其獨有的山形水勢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着歷代名流、墨客來遨遊題詠,然最富氣勢的是李白《望天門山》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天門煙浪”的意境,正在於此。

天門山下還有兩處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一是歷史悠久的天門書院,二是別具特色的銅佛寺,依山傍水,風景絕佳,多年來吸引着全國各地的信徒前來焚香拜佛。

天門書院
銅佛寺

大美青海10大美景,金銀灘草原雖不是5A,排第一是沒毛病的

江西十大名山,去過四個算及格,全去過的算是大咖了

惟楚有才,於斯爲盛,湖南最值得去的十大著名景點

一千位旅行者,就有一千種福建印象

寧夏十大旅遊景點,“塞上江南”和“世界沙都”都是世界級的大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