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胜宏

作者简介:王胜宏,广东省平远县石正镇石正村人,1976年12月入伍,广州军区炮一师五十二团二营六连战士、班长,广西边防三师炮团排长、副连长、教员。荣立三等功三次(其中战功两次),1988年12月转业。

王胜宏戎装照

1979年对越作战后,我随炮一师52团6连全连整建制留守边防,组建为广西边防三师炮团一营(152加榴炮营)二连,我任二连一排排长,随后我调到三连任副连长。在81年的法卡山战斗中,三连先后对敌45个目标进行射击,发射炮弹851发,有力地支援了步兵收复和坚守法卡山,荣立集体一等功,被广州军区授予“英雄炮兵连”光荣称号,并有1个班立集体一等功,2个排、3个班立集体三等功,27名干部战士立三等功,52名干部战士受奖。

作者王胜宏(后排左一)在52团于79年战后留影

法卡山战斗时三连干部:连长李沃焕(广东罗定人,76年兵)、指导员戴苏江(江西上饶人,69年兵)、副连长王胜宏(广东平远人,77年兵)、副指导员谭应发(河南潢川人,75年兵)。

三连干部战士在法卡山战斗中,整体观念强,积极协同步兵作战,以快速、准确、猛烈的火力消灭敌人。5月21日,敌3门160迫击炮隐蔽展开,对我阵地实施破坏性射击。三连在上级的指挥下,以准确猛烈的炮火实施还击,使敌来不及转移阵地,全部被摧毁。

5月27日,三连对敌一个榴弹炮阵地射击,连续发射三群炮弹,全部覆盖目标,摧毁敌122榴炮4门,卡车2辆,杀伤敌人一批,并击中敌阵地上堆积的弹药,爆炸时间达半小时之久。

6月7日凌晨,三连奉指挥所命令对敌实施拦阻射击,干部战士以猛、准、狠的炮火,配合步兵先后打退敌军三次反扑,杀伤敌人一批。

全连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作战。一次,敌人为了压制我炮火,掩护其进攻法卡山,向我三连阵地打了近百发炮弹。在敌炮击的同时,三连接到指挥所命令,对进攻法卡山之敌实施拦阻射击。全连仅用一分钟时间,就做好了射击准备,以猛烈的炮火压制敌人,支援步兵打退了敌人的反扑。

许多同志在战斗中昏倒了,醒来后仍然坚持战斗。新战士莫继红(湖南江华人,81年兵)被浓烟和气浪窒息昏倒,同志们将他抬到帐篷里休息,当他醒过来听到指挥员还在下达射击口令时,又冲出帐篷参加战斗。

5月22日下午,敌人三辆坦克企图用炮火摧毁我炮兵观察所,有十几发炮弹在三连侦察班长龙淼森(广东蕉岭人,77年兵)周围爆炸,泥土、石块落在他身上,但他毫无畏惧,冒着炮火及时向指挥所报告情况,指示坦克的位置和坐标,我炮火一阵急速射,击中敌坦克一辆,其余两辆坦克见势不妙扭头就跑。

在法卡山执行前观任务的有线班战士藩代明(广西鹿寨人,79年兵),战斗打响以来和班长一起,冒着敌人炮火接电话线193次,始终保证前观和指挥所电话线路畅通无阻。5月21日下午,敌炮火炸断了电话线路,小藩不顾当时患痢疾,立即跑步去接线,但没跑多远就感到全身无力,昏倒在地。敌人炮火把他震醒后,他想到线路还未接通,便以顽强的毅力沿着电话线往前爬,及时接通了电话线路,保障了指挥不中断。

由于常年的边界艰苦防御,得不到休整,全连20名同志身体有病,仍然坚持不下火线。一班副班长何开友(湖南祁阳人,79年兵)患肾结石,病未好就要求出院参加战斗,战斗中病情复发,几次拉血尿,耳朵又被炮震出血,领导派来救护车要他去住院,他坚持不肯,说“敌人还在侵犯法卡山,我怎么能离开战斗岗位呢!”

作者在边防部队驻地留影左起:姚定尹、王胜宏、钟权英、黄稼民

三连干部和党员都是英勇作战的模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部队。全连12名党员有10名火线立了功。支部书记、指导员戴苏江患腰肌劳损,战前曾住过4个月医院,5月14日,他收到了父亲病故的电报,但他以大局为重,一心扑在完成战斗任务上。5月15日,拉弹药的汽车因下雨路滑,炮弹送不上阵地。戴指导员喊了一声“跟我来!”便带头扛起156斤重的炮弹箱往山上爬。大家在他的带动下,不一会就把几十箱炮弹扛上了阵地。

作者王胜宏(前排右一)与平远战友77年在师教导队

副连长王胜宏(作者)患有胃病,战斗中由于劳累,经常疼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但他一声不吭,常用手按住肚子坚持指挥射击。共产党员、三班长白德生(河北人,78年兵)哪里有危险哪里上。5月4日晚,攻占法卡山前夕,三班炮车向阵地运炮弹时,由于不能开灯,坡徒路窄,车子右倾27度,下面是60米深的山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白德生迅速指挥战士在左边拉车,自己跳上汽车卸炮弹,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三连在上级的领导下,全连干部战士充分发扬我军不怕苦、不怕累和连续作战精神,有力地支援了步兵部队收复和坚守法卡山,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