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荣华,山西五台人,1927年4月出生,1945年2月参加革命,1946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8年1月入伍,历任工人区委会教导员、文化教员、干事、指导员、科长、副主任、副政委、政委等职,1984年11月离休。曾参加解放太原、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1950年冬天,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前,部队广泛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蔑视、鄙视、仇视美帝的“三视”教育,部队上上下下情绪高涨,干部战士纷纷向上级写决心书、保证书、请战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赴朝作战、不辱使命、为祖国争光。

我时任68军203师609团4连政治指导员,主动申请赴朝作战。

1951年6月22日黄昏,我们4连同兄弟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大桥,开始了抗美援朝的征程。

初到异国他乡,环境不熟、语言不通,在雨季夜间长时间行军、野外露营,大家脚上都出现了水泡、血泡。这使我们清醒认识到了非战斗减员的严重性,在之后的行军中,大家相互帮助,帮炊事班背行军锅,帮有病的、体弱的、脚上泡多的、情绪不高的同志背背包、扛枪。

1950年冬,美国飞机轰炸鸭绿江边、朝鲜境内的新义州。

有人乐观地形容行军为“跋山涉水重负荷,汗水雨水里外击,徒步‘泡兵’向前冲,英雄战士全无敌”。 

10月,我203师奉命参加秋季防御战斗,为金城地区67军第二梯队。秋季防御战斗是志愿军最艰苦的阶段,也是美军战斗力最强、气焰最为嚣张之时。中旬,我师奉命投入战斗,我们连接受了坚守城山阵地的阻击任务。

全连4个排排成一线配置在约1公里长的阵地上。每天,敌坦克群和火炮向我阵地轮番轰炸,敌机在我阵地上空盘旋扫射,还有无数敌人向阵地疯狂进攻,但我们丝毫不退缩,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种信念,正义必胜!

此后,我们夜以继日地构筑交通壕、猫耳洞、单人掩体、机枪掩体、60炮掩体,晚上构筑的工事,往往白天就被敌炮火摧毁。

11月5日上午,美军以大约一个连的兵力,向我阵地发起了三次进攻,均被打退。在第三次进攻中,美军大约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参加战斗,机枪班班长张会臣和战士张崇文的两挺轻机关枪在左右两个山头向敌实施交叉火力射击。

当敌人接近我阵地交通壕时,副排长徐安义,战士宋金元、李雄白用冲锋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向敌开火。在我军的猛烈打击下,韩军抬着伤员和尸体狼狈逃窜。

此次战斗歼敌46人,我们初战告捷。有战友激动地写诗为证:“成(城)山阻击半月余,阵地巩固似钢铁,美伪丢盔又弃甲,我军初战告大捷”。

1952年7月,我们4连完成了东线13个月防御作战任务后,接受了攻打敌人572.4高地3、4号阵地的任务。按照“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我们立即投入到了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按照上级指示,我们组织了10人左右的小分队,在干部的带领下,带上压缩饼干、水壶,利用夜晚秘密潜伏在敌阵地前沿桑洞沟,侦察敌阵地工事构筑、火力配备、兵力部署和活动规律等情况,记在小本上,返回后,摆成沙盘进行演练。

这样的准备工作进行了足足2个月时间。

在炮兵部队的掩护和装甲部队的密切配合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敌人进行反击。

9月13日晚,部队开始发起进攻。第一步是接敌运动,即从我防御阵地出发,向敌阵地运动。连长杨永起带领一排、二排从阵地正面抄近路直插桑洞沟;我带领三排、四排和炊事班、连部人员沿江边绕过山脚,到达进攻出发地域,于9时整打响战斗。

经过5分钟猛烈火力打击后,按计划,部队应向敌阵地发起猛攻,但一直没有动静。

这时,跟随前进的通信员王三跑到连指挥所报告,说突击队被炮火打散了,副连长也找不到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一方面把情况向上级指挥所报告,请示再次向敌发起火力袭击;另一方面派人寻找副连长,营救伤员。

为了不影响总攻,我以三排和炊事员、通信员等人员为基础,重新组建了突击队,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从敌阵地东西两侧迅速冲入交通壕、地堡掩体,集中火力消灭敌人。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共消灭敌人约一个连兵力,占领了敌阵地,出色完成了此次反击作战任务。事后,由于指挥果断、作战勇敢,我被上级记功嘉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