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大意失荊州,關羽想當年北伐勢不可擋,形勢一片大好,最後卻死在了曹魏跟東吳的兩面夾擊下,最終荊州丟失。後人究其原因,猜測是關羽年輕氣盛,誰都不放到眼裏,之前曾欺負過孫權,以至於孫權在關鍵時刻背後捅刀子,導致北伐失敗,丟失荊州。有人問了,關羽是怎麼欺負孫權的?讓孫權這樣懷恨在心,背後捅刀子?

話說當年孫權有一兒子,關羽有一女兒,都到了婚配的年齡,孫權親自登門提親,想要關羽女兒嫁給自己兒子,但關羽一點面子都沒給,直接不留情面地當即拒絕,讓孫權很沒面子,從此就結下了怨恨。小編大膽猜想下,如果說當年兩家沒有結下怨恨,成了親家,那麼關於還會失去荊州嗎?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仇人。因爲曹魏勢力比較大,迫使東吳和蜀漢結盟以對抗外圍,如果蜀漢勢力不單獨盲目擴張,跟東吳能相互扶持,勢力達成平衡,也不會讓東吳和自己解除聯盟,各自單獨爲戰!其實就因爲劉備太貪心,他心心念念荊州這塊寶地,總想把它據爲己有,可是早些時候荊州在劉表手裏,劉備顧忌面子,也不好意思直接要。

劉備想要荊州,但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強取,就事事討好劉表,對劉表唯馬首是瞻,想要在他面前建立個好印象,長久打算,可惜沒過多久,劉表就死了。這時候曹操悄悄的突然襲擊,攻佔了荊州,劉備心裏不服氣,所以就找孫權結盟發動了赤壁之戰並取得勝利。劉備由於貪心野心比較大,沒多久就像攻打益州,就把荊州交給了跟孫權有仇的關羽去管轄,等孫權去要荊州時候,關羽就可以抵賴不還。

其實,關羽最終失敗,還是因爲劉備,跟聯姻應該關係不大,小編以爲,就算那時候兩家聯姻了,在那個戰爭年代,只要是涉及權利和利益,聯姻也改變不了結局。各位看官,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