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作爲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與曹劉二人鼎立當時中華大地,分三國而治。在前期,整個東吳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繁榮。其麾下也是人才濟濟,著名的“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抗曹,大敗曹操,奠定了三足鼎立天下的基礎。後來更是從劉備手中奪回大半荊州,這麼強大的孫權勢力,爲什麼在曹劉二位身死後卻沒能結束三國鼎立之勢而統一天下呢?這讓很多人不解。孫權在大多數人心裏都是聰明、果決的一位領導者。是他帶領吳國走向巔峯。

孫權的個人能力在國家經濟發展方面體現得較爲突出,加之手下有周瑜、魯肅等優秀大將爲之徵戰,使得他在前期能夠有能力與曹操和劉備兩家三分天下。用“赤壁”裏的一句話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在“赤壁”之後,其身邊大將死的死,走的走,後來到曹操駕崩,曹丕繼位他只能靠假意依附的策略去保證國家安穩。自此開始走下坡路,直至滅亡。那麼從前期看來他最大的兩個阻力集團主力領導者-曹劉都死了爲什麼還是沒能夠統一天下呢?我們分兩個觀點來看。

首先,我們來看曹操生前爲魏國打下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我們從小學到的曹操是一位奸臣,京劇臉譜中的白臉。正是這樣的一位時代梟雄,用它的一生爲魏國稱霸,再到後來晉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曹操在病逝前,以絕對實力壓制了吳蜀兩國的發展和壯大。使得曹丕乃至其後人夠輕鬆的擊敗這兩國而不用大耗國力。也就是說其實自曹丕即位後他可以不用再多爲這些三分天下的事情多耗神,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而在內都是之前曹操的心腹之臣,在外還有強大的軍隊,曹丕雖爲新君主,但是衆臣的信服度還是很高的,況且曹丕的政治能力也不弱。曹丕及曹丕之後也都有有良將賢才相助,直到司馬懿反魏立晉都是保着強大的國力。這至關重要的兩點使得孫權作爲越來越小,這似乎都在吞噬着孫權的“統一夢”,之後孫權勢力就只能和蜀國爭一爭地盤了。

其次是孫權自身的問題。

孫權在自己在前期的一系列戰略及決策方面,還有用人方面都恰到好處,審時度勢地去變化,殺伐果斷。但是自從曹劉死後,首先在戰略上選擇依附魏國,壓制蜀漢。但是卻未能起到預想中鋒的效果,反而讓魏國有機會加大力度打擊蜀國,對孫權方更加不利。也使得吳國被魏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 ,失去了發展的潛力。還有孫權用人失誤,在攻打公孫淵的的過程中更是接連無功而返,極大地消耗了國力,雪上加霜,造成了內外雙重動亂的局面,導致衆叛親離。老年臨終選擇接班人的時候更是猶豫不決,猜忌重重,導致候選人兩派爭權奪利、互相殘殺,朝廷動盪,最後幼子孫亮即位,無才無德,內憂外患,最終離統一夢漸行漸遠,註定滅亡!

作爲後世子孫,我們反觀歷史,我們感嘆當年的亂世梟雄曹孟德;夾縫生存劉玄德;以及先天優勢孫仲謀三人各自命運多舛,我們也看到了他們譜寫了自己輝煌的一生,爲中華民族的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歷史就是我們文明前進的階梯,我們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底蘊!是我們每一位華夏子孫的驕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