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红楼梦七十九回原文:

黛玉道:“才刚太太打发人叫你明儿一早快过大舅母那边去。你二姐姐已有人家求准了,想是明儿那家人来拜允,所以叫你们过去呢。”

这段文字比较有意思,首先是黛玉比较罕见地说起王夫人,其次王夫人竟会不可思议让人把消息先传给黛玉,再让黛玉去给宝玉传消息。王夫人什么时候对黛玉有这么亲密过?

前八十回,黛玉和王夫人说的话屈指可数:

第三回,不到七岁的黛玉刚进入贾府,王夫人倒是说得比较多,但警告胜过关怀,众人都表示出对黛玉母亲病逝的悲痛,独王夫人冷静地对王熙凤说,“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不仅“随手”,还称呼“你这妹妹”,可见在其心里,黛玉始终就是客。

此后不仅行动上把黛玉往贾政位置上让,还用言语警告,“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 再见吧。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所以嘱咐你别睬他。只休信他。”

王夫人说的这是什么话?刚见面,就敲打黛玉,下马威?为什么不先叮嘱好她宝贝儿子呢?考虑过母亲刚去世,异乡的黛玉感受没有?再说黛玉是不懂礼节的人吗?人家才是真正的士人家庭出身!

此后其陪房周瑞家的送宫花时,黛玉进行了狠狠地反击,“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二十八回时,因元春赐礼物,宝玉宝钗一等,金玉良缘指日可待,这使得王夫人罕见地关心其黛玉病来,"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

黛玉到贾府五六年了,王夫人还称呼大姑娘,没丝毫亲热劲儿,透着生份和距离,不像其他人称呼林姑娘、林丫头、林姐儿,甚至颦儿。通部小说,王夫人很少主动关心黛玉。说这句话背景是元春端午赐节礼,金玉良缘一致。王夫人总算松了一口气,有贵妃女儿撑腰,觉得黛玉威胁不大了,才对黛玉表示出一丁点关心。

四十回时,贾母带众人游览众姝闺房,先去的潇湘馆,黛玉马上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马上遭到王夫人的拒绝,“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好容易去到外侄女儿的院落住处,却连茶也不愿吃一杯!王夫人对黛玉生冷的感情跃然纸上。

到七十四回驱逐晴雯时,其甚至说出,“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看到没,其心里,黛玉是“轻狂样子”,还公开宣扬,“我通共只有一个宝玉,难道叫她们带坏了不成?”矛头直指黛玉。毕竟只有黛玉从不劝宝玉读书科举,走经济仕途之路。

黛玉不到七岁进的荣国府,可能目的在于林如海的“财产转移”,但在贾府住了接近十年,王夫人总共就和她说了这三次话,不是警告就是冷淡,甚至撒气。

为了宝玉,其在怡红院安插眼线(木旦鸠兹认为,可能是秋纹),又借绣春囊由头,抄检大观园时,把贾母看重的晴雯清理出去。接下来就是根据袭人意见,要把宝玉移出大观园,隔绝其与黛玉的亲密关系。

那问题来了,为何在七十九回,王夫人却打发人告知黛玉,迎春出嫁的消息呢?

木旦鸠兹认为,可能是初稿,作者没来得及润色修改,甚至是续书者改写的。当然也可能是王夫人派丫环去怡红院传递的消息,黛玉刚好在场,也有可能是袭人打发人告诉的。

但不论怎样,黛玉到七十九回,都十六岁的年龄,竟然不知道王夫人对她的不满,还在天真的期盼王夫人能同意木石前盟,其悲剧似乎也不可避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