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紅樓夢七十九回原文:

黛玉道:“纔剛太太打發人叫你明兒一早快過大舅母那邊去。你二姐姐已有人家求準了,想是明兒那家人來拜允,所以叫你們過去呢。”

這段文字比較有意思,首先是黛玉比較罕見地說起王夫人,其次王夫人竟會不可思議讓人把消息先傳給黛玉,再讓黛玉去給寶玉傳消息。王夫人什麼時候對黛玉有這麼親密過?

前八十回,黛玉和王夫人說的話屈指可數:

第三回,不到七歲的黛玉剛進入賈府,王夫人倒是說得比較多,但警告勝過關懷,衆人都表示出對黛玉母親病逝的悲痛,獨王夫人冷靜地對王熙鳳說,“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罷,可別忘了.”

不僅“隨手”,還稱呼“你這妹妹”,可見在其心裏,黛玉始終就是客。

此後不僅行動上把黛玉往賈政位置上讓,還用言語警告,“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 再見吧。只是有一句話囑咐你: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裏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所以囑咐你別睬他。只休信他。”

王夫人說的這是什麼話?剛見面,就敲打黛玉,下馬威?爲什麼不先叮囑好她寶貝兒子呢?考慮過母親剛去世,異鄉的黛玉感受沒有?再說黛玉是不懂禮節的人嗎?人家纔是真正的士人家庭出身!

此後其陪房周瑞家的送宮花時,黛玉進行了狠狠地反擊,“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二十八回時,因元春賜禮物,寶玉寶釵一等,金玉良緣指日可待,這使得王夫人罕見地關心其黛玉病來,"大姑娘,你喫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

黛玉到賈府五六年了,王夫人還稱呼大姑娘,沒絲毫親熱勁兒,透着生份和距離,不像其他人稱呼林姑娘、林丫頭、林姐兒,甚至顰兒。通部小說,王夫人很少主動關心黛玉。說這句話背景是元春端午賜節禮,金玉良緣一致。王夫人總算鬆了一口氣,有貴妃女兒撐腰,覺得黛玉威脅不大了,纔對黛玉表示出一丁點關心。

四十回時,賈母帶衆人遊覽衆姝閨房,先去的瀟湘館,黛玉馬上親自用小茶盤捧了一蓋碗茶,馬上遭到王夫人的拒絕,“我們不喫茶,姑娘不用倒了。”

好容易去到外侄女兒的院落住處,卻連茶也不願喫一杯!王夫人對黛玉生冷的感情躍然紙上。

到七十四回驅逐晴雯時,其甚至說出,“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裏罵小丫頭.我的心裏很看不上那狂樣子。”看到沒,其心裏,黛玉是“輕狂樣子”,還公開宣揚,“我通共只有一個寶玉,難道叫她們帶壞了不成?”矛頭直指黛玉。畢竟只有黛玉從不勸寶玉讀書科舉,走經濟仕途之路。

黛玉不到七歲進的榮國府,可能目的在於林如海的“財產轉移”,但在賈府住了接近十年,王夫人總共就和她說了這三次話,不是警告就是冷淡,甚至撒氣。

爲了寶玉,其在怡紅院安插眼線(木旦鳩茲認爲,可能是秋紋),又借繡春囊由頭,抄檢大觀園時,把賈母看重的晴雯清理出去。接下來就是根據襲人意見,要把寶玉移出大觀園,隔絕其與黛玉的親密關係。

那問題來了,爲何在七十九回,王夫人卻打發人告知黛玉,迎春出嫁的消息呢?

木旦鳩茲認爲,可能是初稿,作者沒來得及潤色修改,甚至是續書者改寫的。當然也可能是王夫人派丫環去怡紅院傳遞的消息,黛玉剛好在場,也有可能是襲人打發人告訴的。

但不論怎樣,黛玉到七十九回,都十六歲的年齡,竟然不知道王夫人對她的不滿,還在天真的期盼王夫人能同意木石前盟,其悲劇似乎也不可避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