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金通訊社(hjtxs0)

作者|先曉

“疫情期間關於費率和催收方面的投訴明顯增加了,但部分用戶提供的數據和真實情況都對不上。甚至有人開假證明說自己得了新冠,欠的錢就是還不了。別問,問就是疫情的鍋,甚至還會給你扣上暴力催收的帽子······”一些借款人藉着疫情惡意逃廢債,讓很多金融機構深惡痛絕。

而花樣的賴賬手段自然不是疫情期間纔有,惡意逃廢債的現象也絕非一個勻速運動。當同類在無所不用其極之時,在“老賴們”看來,雖然暫時不知道最終結果,但至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不能“喫虧”,於是整體以一種加速度墮入欠債不還的輪迴。

“扛一扛就好了”

在一個叫做“上岸羣”的QQ羣裏,聚集着來自全國各地266名自稱陷入“借貸苦海”的“可憐人”。羣介紹如此寫到:“各種貸款苦主可以在這裏討論關於被貸款拖入深淵的話題,互幫互助,相互討論想辦法幫大家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去應對逼債催債,如何解除困境。“

近期在此羣活躍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疫情之前借的款,疫情之後還不上了。不,準確的說是不想還了!

“我這還是去年借的款,不還行嗎?我也不是很想還,但是又怕警察。”

“老油條可以不還。”

“警察也有投資網貸的吧。”

“現在世風變了,jc對催收睜眼閉眼了。”

“怕被打,還要給家人打電話什麼的······”

“十幾個平臺,打我小100次了,不是一樣好好的。”

“扛一扛就過去了,沒事。”

······

大家每天分享如何應對借貸平臺的各種催收,炫耀又套路成功了哪家平臺,本着一個原則“就是不還”,和“扛一扛就好了”的信念,羣成員發明了五花八門的反催收手段,其中不乏疫情期間,有人開假證明稱自己已經得了或者疑似“新冠”。

這似乎成了2020年惡意逃廢債者的新流行手段。信也科技相關負責人申鑫告訴我們,疫情後一些頭部平臺提出了許多幫扶措施,於是許多躲在“擼口子大本營”的“老賴”,嗅到了前所未有的“重生”機會。

“因爲有網絡教程和反催收黑產的緣故,比起真正遇到困難的用戶,‘老賴’們提供無法還款的證明更迅速、全面。我們收到很多開假證明的用戶,說自己得了‘新冠’的有,說自己是‘疑似’的也有,結果提供的數據都和真實情況對不上。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之前有位男性借款人稱自己因爲疫情無法還款,結果提供的證明中性別竟顯示爲女性。”申鑫無奈道,在老賴看來,逾期不怕,只要能扛得住,“勝利”就在向大家招手了。

當然,有反催收需求,就有提供需求的生意存在。在知乎和貼吧上,充斥着很多“付費入羣,教你脫離網貸苦海”的帖子,百元左右可進羣學習,根據需求難度,相應招數的價格也不一樣。此外,互金通訊社注意到,“老賴”們龐大的需求還催生了許多淘寶生意。

在淘寶搜索頁面,輸入“催收”二字,便會出現類似“幫您強制上岸”“專業網貸防爆”“反催收祕籍”之類的商家,標價普遍很低,實際價格根據用戶需要爲5元-299元不等。“職業反催收人”會給付費用戶提供文字說明、視頻教程等內容,並表示有專門的團隊負責研究政策,制定逃避還款的方案。

互金通訊社隨機點進一家商家,店鋪商品寫着“你儘管轟,通訊錄有一個認識我的,算我輸”。對方表示可以提供網貸騷擾通訊錄,通話記錄等服務。“不僅能防‘714’,正規大平臺一樣可以防。”該商家表示。其店鋪詳情頁一張圖裏是這麼介紹的:

有網貸平臺相關負責人透露,現在確實經常遇到借款人逾期之後,電話打不通,通訊錄的人也完全不認識此人的情況,給平臺正常催收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反咬一口”

五花八門的反催收套路背後,是充滿了戾氣的“老賴圈”,似乎每個人都對曾經使用過的借貸平臺充滿了仇恨。最令他們興奮的甚至不光是自己財富的增加,而是在財富增加的同時看到平臺陷入他們製造的風波中。

除了硬扛,他們還習慣“反咬一口”。

將相關平臺在他們心裏的種種不該,曝光在各大投訴平臺上,試圖靠輿論躲過一“劫”。

而春節之後很多和互金平臺、消費金融機構有關的投訴,前面都加了“因爲疫情”這一前提。

因爲疫情,多麼順其自然又讓人無可挑剔的理由。

有平臺負責人反映,此前疫情嚴重時,就會連續收到同一個模板的假證明材料,要求延期還款。最近又有一個新動向,持續有多名用戶像上了同一個“教程”,用幾乎一模一樣的的話術和手法,向平臺索要由平臺方開具的發票,若不提供就向稅務局投訴舉報,藉此要求減免還款。

“我們是助貸平臺,只向銀行金融機構收取服務費,涉及到用戶相關費用的發票應由放款方提供。”平臺負責人進一步解釋,涉及到用戶的一些費用,比如擔保費等,應由對應擔保公司提供或者放款方提供。這位借款人表示不同意,堅持要由該平臺開具發票,否則就向稅務部門投訴。

該平臺負責人告訴互金通訊社,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平臺並未就相關服務向用戶收費,因此,也不具有開票義務。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如果按照用戶的訴求被迫開具發票,那麼平臺和用戶的做法屬於虛開發票,是違法的。

惡意逃廢債者無賴,平臺也感到十分無奈。

而除了威脅平臺開發票,很多用戶還以疫情的名義發起集體投訴,並用一種“驕傲”的姿態表示:看到投訴他立馬就得給我減利息!

值得玩味的是,在一些投訴平臺上,用戶還會張冠李戴,投訴標題中提到的主體平臺,和實際發生借貸關係的平臺並非同一個。鑽投訴平臺審覈機制的空子,借款人爲了引起輿論注意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對被無中生有中傷的平臺來說,這些有水分的惡意投訴,影響實在太大了。

投訴平臺淪爲“老賴”聚集地

爲保護消費者權益而存在的第三方投訴平臺,確實讓一些被侵權的用戶可以及時爲自己發聲。然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某種程度上來說,對用戶投訴內容的審覈機制和權威性的缺失,讓一些投訴平臺也逐漸淪爲了“老賴”的聚集地。

在調查過程中,多家受訪機構均表示受到過虛假投訴帶來的困擾。信也科技相關負責人申鑫向互金通訊社表示,投訴內容大部分和高費率及暴力催收有關,但是“妖魔化”現象也很嚴重。很多投訴平臺對投訴內容提到的一些問題,並沒有嚴格的審覈確認機制。

“比如在我們調查時發現,三成左右的人根本不是我們的用戶,很多投訴查無實證,但是依然可以在投訴平臺上廣泛發佈。”申鑫說。

一些持牌消金機構也深受其害。有平臺負責人坦言:“網上有很多如何投訴借貸平臺,逼其爲自己減免利息甚至是本金的攻略,以及動輒成百上千成員的反催收羣裏,大家都爲了賴賬絞盡腦汁。而在一些投訴平臺,諸如聚投訴-21CN上面,就算投訴理由和事實嚴重不符,只要用戶不同意確認結案,被投訴平臺申請解決投訴都是無效的。這也是爲什麼很多歷史遺留投訴,至今是未解決狀態的原因。”

沒做過的事情,牛頭不對馬嘴的投訴,平臺憑什麼負責?上述負責人認爲,一些投訴平臺設置的投訴排行榜單,只有量的表象,但是質量方面令人存疑,虛假內容,造謠信息時而有之,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也縱容了惡意逃廢債現象。

疫情過後催收頻率和力度會增加嗎?

時至今日,無論是正規互金平臺,還是持牌消金機構的借款用戶裏,仍有很多人爲躲避還款而瘋狂,逃廢債儼然成爲擺在平臺和出借人面前最大的挑戰之一。

那麼,對各金融機構來說,後疫情時代會加大催收頻率和力度嗎?

某知名金融科技服務商相關負責人告訴互金通訊社,疫情期間,一些量級公司將整體延期還款計劃,期間平臺不會收取逾期罰金。但欠債總是要還的,過了四月,很多資金方,已經要求未還款的戶正常還款了,否則就會上徵信,交納逾期費用,防止不良風氣對信用體系構建及行業風險出清造成惡劣影響。

“不過目前就我所知一些平臺的催收工作並沒有刻意增加頻率或者力度。但是線上化確實是金融行業的趨勢。這次疫情以後已經有不少金融公司擴大了線上金融業務的規模,或者有意向建立新的線上金融業務。”該負責人表示。

信也科技相關負責人申鑫認爲,目前很多頭部平臺力圖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不斷完善和升級平臺風控技術和反欺詐措施,從源頭上識別風險。不過,技術的手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系層面。

在他看來,政策和法律對於催收和費率方面應該有明確的的標準,尤其在暴力催收方面,很多投訴都是覺得,只要平臺打電話要錢就被指暴力催收。在法律和政策層面,對於到底什麼是暴力催收,應該有更加細化和合理的標準或參考案例,對長期僞造信息、鑽政策空子、擾亂金融秩序的“老賴”和“反催收”羣體進行嚴厲打擊,消除其生存的灰色地帶。

雖然惡意逃廢債是長期積累形成的一塊“難啃的石頭”,但任何不正之風都懼怕暴露在正向陽光下。國內知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負責人建議,疫情影響下,網貸行業基於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核心競爭力也更加凸顯,各平臺應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制定應對風險的預案,加強自身風控管理,避免盲目拓展用戶羣體導致的風險加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