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華夏兒女便極其講究忠義孝節,爲表彰正義不少人更是做出了大義滅親之舉,古時有黑麪包公怒鍘親侄包勉,到了近代則有一位抗日名將吉鴻昌親手處決侄子吉星蘭,而這位民族英雄的事蹟,也一直被後人傳頌。

吉鴻昌1895年出生於河南省扶溝縣,雖然自幼家境貧寒,但他心中仍藏有報國大志,在少年時期,他便投奔了馮玉祥的西北軍,由於喫苦耐勞又智勇正直,很快吉鴻昌便從一個普通士兵一路被提拔爲師長。

十幾年時間裏,吉鴻昌雖然不斷升官,但絲毫沒有忘卻當兵救國和爲民造福的初心,他時刻銘記父親"做官即不許發財"的教誨,還把這句話寫在了細瓷碗上,交給陶器廠仿照燒製,發給部下人手一個,並鼓勵大家廉潔奉公。因爲有這位領導者的約束和表率,吉鴻昌的部隊軍紀嚴明,被人譽爲"鐵軍"。

1926年,北伐戰爭爆發後,西北軍也積極響應,當時部隊一路向東討伐,進入了河南的地界,離家已久的吉鴻昌,也暫時趁着戰事平息之際回家鄉探親,順便體察一下地方民情。

不過一回到家鄉,吉鴻昌便很快發現一件令他痛心疾首且怒不可遏的事情,他的堂侄吉星蘭,竟然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作爲吉鴻昌的家鄉,呂潭鎮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古鎮,這裏南來北往的商賈雲集此地,當時一個姓趙的商人帶着一家老小來此做生意,租的就是吉星蘭的房子。

因爲趙姓商人的妻子頗具姿色,吉星蘭就找了機會與其私會,兩人因爲長相廝守久了,竟然萌生了殺害趙姓商人一家的念頭,當時吉星蘭買來了砒霜,而那個淫婦則將砒霜混入了面中,還做成了饅頭給趙家人喫,最後趙姓商人和老母親中毒而死,兩個幼子也因此精神失常,好端端的一個家,就這樣家破人亡。

這不就是一個近現代版的西門慶和潘金蓮嗎?那誰做了武松呢?這件事一經傳開,十里八鄉都知道了,可因爲吉家出了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縣長也不敢秉公執法,只是暫時將吉星蘭二人收監,不敢依法懲處。

吉鴻昌知曉此事後,氣得火冒三丈,他決定親自處理此事,第二天,吉鴻昌便奔向了縣長公署,縣長一看吉鴻昌來了,還以爲他是來撈這個堂侄子的,一個勁地表示自己很關照吉星蘭,沒有給他們定罪,爲的就是等這一天。

吉鴻昌冷笑了一句:"謝謝縣長對我吉家的高看,不過吉某身爲國民革命軍的軍人,當遵紀守法,愛國爲民,誰敢觸犯國法,必當嚴厲懲處,貴縣不爲,那就由我大膽親自爲之。"

一說完,吉鴻昌便馬上令人去監獄提出吉星蘭二人,直接帶着他們去了呂潭鎮郊外,看到伯父親自來"救"自己出來,吉星蘭喜出望外,一個勁道謝,孰料吉鴻昌當頭就是一頓皮鞭,怒罵:"你個辱沒先祖的畜生!爲了一個淫婦,竟敢毒害一家四口的性命,做下這等天理難容的罪惡勾當,你這惡貫滿盈的人,我吉鴻昌即便在千里之外,也會專程來取你性命,你死到臨頭就別做美夢了。"

吉星蘭二人一聽,當場嚇得跪地求饒,磕頭不止,可吉鴻昌鐵面無私,哪管這個,直接掏出手槍,結果了二人性命,其實在倫理道義佔據主流的當時,吉鴻昌大義滅親的舉動還是頗讓人敬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