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比较常见的死刑便是砍头,为此就诞生了一种特殊行业,刽子手,不过随着封建王朝的终结,这种残忍血腥的行刑方式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在等级鲜明的封建社会,一直有"下九流"的说法,比如师爷、衙役、裁缝和剃头匠等等,这些行业都归于此类,不受世人待见,而刽子手比起下九流来,却是更加不堪。

在百姓眼里,刽子手这个行当残人肢体,害人性命,实在是太损阴德,是会遭报应的,因此除非是实在吃不上饭的人,为了活命才会选择这个行业,刽子手一直是师徒传授,并非是子承父业,许多人就因为这样娶不上老婆,断了香火,没办法只有让徒弟接过手中的鬼头刀。

清末历史上最后一个刽子手便是邓海山,他出生于湖南一个农村家庭,因为战乱的缘故,他找不到出路,只能选择做了衙役这个差事,并且拜在了当时湖广行省的行刑人佟绍箕门下。

在做了佟绍箕的徒弟后,邓海山才发现刽子手这个行业学问大着呢,为何这么说呢?首先如何才能干脆利落地砍下犯人头颅,又要尽量避免他的痛苦,同时最大程度上给犯人家属一具全尸。

最初佟绍箕让邓海山每天用比行刑刀还要重的大铁刀锻炼臂力,这个大铁刀没有开光,可邓海山却用它劈开数百个冬瓜,当时佟绍箕会在冬瓜上画一条线,一刀下去,冬瓜被劈成两半,而刀刚好切开这条线,这才算是合格。

紧接着,邓海山还要跟着师父去刑场打下手,在屠宰场义务帮忙宰杀牲畜,这样持续数年,邓海山才正式出师,在长沙县的衙门独自担任刽子手,邓海山一直记得师父传他的那几句口诀:莫与犯人交头语,不理人犯攀亲故,莫视目,断头台前是死人,从峰回绝天路

有了行刑口诀和经验,邓海山的凶名传遍了十里八乡,在清朝结束后的民国前几年时间里,许多地方还在坚持用砍头的死刑,邓海山依旧得到了聘用,此期间他一共行刑了300场,直到1914年政府彻底弃用了砍头的刑罚,年过花甲的邓海山就这样失业了。

因为没有攒下太多的钱财,又加上格局动荡,导致邓海山没有一个徒弟给他养老送终,他几次想皈依佛门,结果连佛门都拒收他,晚年的邓海山只能勉强依靠政府发放的微薄补贴度日,1925年,邓海山凄凉的死在了一间茅草屋中。

他生前面对记者采访时,提到自己的境遇依旧是愤恨难平,他说道:"我所杀之人,皆犯国法,与我何罪?"随着邓海山的去世,刽子手这个行业也正式落下了帷幕,他们也成为了历史,其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