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漢初三傑之一。在功成名就之時屢屢被降低爵位,甚至到後來的淮陰侯成了籠中鳥,被實打實軟禁了起來,而諸侯或忌憚被劉邦清算,或是趁大漢初定也想過過帝王癮,陸續起兵反叛了劉邦。在劉邦平定陳豨叛亂之後歸來,卻得知韓信被呂雉所處決的消息,劉邦的反應是:且喜且憐!喜的恐怕是許久的心腹大患被剪除而舒心,至於一個“憐”字,更多的應該是覺得韓信其人不該如此收場。那麼,韓信被呂雉所殺,真是劉邦的授意,還是呂雉自作主張?這背後的原因有哪些呢?

影視作品中的韓信

存在謀反的舉動

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

都說韓信被殺是什麼功蓋在主,兔死狗烹,真的是劉邦與呂雉翻臉不認人,要徹底清洗是有諸侯與功勳成員?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說名氣的話,漢初三傑夠大了吧?爲什麼張良與蕭何沒有被誅殺?說戰功,沛縣出來的那些將軍或多或少與韓信搭檔過,按謀反論的話,他們真的都能獨善其身?爲什麼呂雉要與蕭何“聯手”除掉韓信?因爲韓信與陳豨密謀造反之事被東窗事發,危及到了留守朝廷內的呂雉等人的安慰,甚至是大漢的安危,爲什麼必須除掉韓信?他韓信太優秀了,能力太強,能把漢軍一盤散沙逐步打造成鋼鐵之軍,足以說明一切。

影視作品中的劉邦

替劉邦去掉心病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

這是劉邦平叛陳豨歸來後,問呂雉當時韓信被殺之前有什麼話?劉邦的表現出來的是複雜的情緒,其實這邊的“喜”可以理解爲多日的隱患被剪除,心中頓時舒服了許多,也可以按上面所講做一個延伸,覺得呂雉與蕭何果斷出手,穩住了大漢的根基,不至於被韓信端了老窩。而這個“憐”除了唏噓之意外,恐怕更多的是同情,要知道韓信被誅殺之時才三十多歲,能力,膽識都具備,爲什麼會落得身死的下場?做事不夠決絕!爲什麼說是韓信之死是去掉了劉邦一塊心病?其實從爲遊雲夢澤開始,劉邦想除掉韓信卻沒有更好的藉口。現在陳豨叛變與韓信有瓜葛,自己在前面掃除陳豨,呂雉這樣的“賢內助”在後方除掉韓信,不管是真的叛變,將螢火之光的危險降到零纔是最爲穩妥的,隨着韓信被誅殺這一切都將塵埃落定。

影視作品中的劉邦

爲什麼說韓信是自作自受

想當初在楚漢相爭最爲激烈之時,楚漢都派出人對韓信進行遊說,韓信拒絕項羽的原因除了看透他的爲人之外,不排除泄私慾,畢竟當時在項羽陣營時執戟郎,今天能成爲大將軍真能說項羽有眼無珠。現在看來,好像韓信當時沒得選,只能站到劉邦這一邊,是這樣嗎?謀士蒯通之言都是謬論?顯然當時的環境對韓信而言是有利的,韓信一番掙扎之後選擇站隊劉邦,劉邦會心存感激嗎?不會!

影視作品中的韓信

在他看來,韓信是自己的屬下,選擇自己是應該的,況且在齊地被攻佔後,韓信公然索要齊地被認爲是要權,站在劉邦的角度而言,沒有任何問題,我不給你居然自己要?但是站在韓信角度而言,難道就剩下居功自傲了麼?顯然不是!齊地範圍之廣,沒有相對而言的官方認可,韓信拿什麼統管齊地百姓?那麼劉邦沒錯,韓信也沒什麼不對,究竟是誰錯了?時機!對劉邦而言,我這邊都火燒眉毛了,你居然想趁火打劫?心裏自然是不爽的。而對韓信而言,如果攻下之後與劉邦匯合,不僅城池會回到田氏兄弟手裏,而且無法牽制項羽的大軍,那時劉邦的壓力才叫真的大。

影視作品中的劉邦與呂雉

總結:韓信被殺一定程度上是劉邦忌憚韓信之能,要知道諸侯哪個不是一時的梟雄,憑什麼天下就一定得姓劉?而韓信的才能顯然是諸侯之上的存在。劉邦平叛陳豨之時已經身體大不如前,自己都不能讓韓信全身心的歸附,有遑論他的子孫?不管是清算韓信當年的種種狂妄還是爲了大漢的穩定,韓信這樣的能人其結局只能是死路一條,而作爲劉邦的正妻,有義務也有責任替劉邦出手做一些事情,這其中就有包括韓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