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期

第三隻眼看火星商業開發

技術再進步生態也不可越

文 | 劉克麗 責編 | 徐鵬

封面創意 | 徐鵬 策劃 | 劉克麗

我認爲:世界上一切物體物質從無限大到宇宙,到無限小的物質原子分子都在運動,而運動的軌跡都在以各種圓周旋轉,整個宇宙、整個物質世界都遵循了這一生態,而地球上的人類生命生態就產生存在於這一旋轉運動的世界,人類的科學技術再進步,也離不開遵循世界的生命生態,那使是10天之前偉大的馬斯克宣佈的降低火箭成本五千分之一,人類實現火星旅行的商業開發也不能逾越這一生態。

地球沒管理好又去糟蹋火星

爲什麼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只有人類有語言?證明人類生命形式在食物鏈的最頂層,最頂層的生命形式其使命是要完成對地球上所有資源(包括生命)的管理,所以人類從來就不是地球大自然的主人,而是地球資源的管理者,如今人類在自身文明、科技進步的同時,已把地球空氣、土地、海洋、森林等資源管理、污染得這麼亂七八糟、滅絕、虐殺了比自己低端的動物的時候,卻爲了自己所謂的技術進步要移民到另一個星球去繼續開發(糟蹋)。

不屬於人類空間不能霸佔

前面說過世界上大到宇宙小到分子原子都有自己的空間運動位置,當然也必須遵守自己的時間位置,管你願不願意,不管人類主觀上想要如何進步,你必須呆在你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位置中,如果你不願意這樣遭到的必定是大自然、宇宙的報復,你不可不信!半年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就是眼前的例子。

人類在食物鏈的頂端,但不意味着人類可以人欺殺食用所有的動物。不是人類食物鏈上的動物一定不能喫,有歷史記載人類所有的疫情都與動物有關:從13世紀的鼠疫開始,到之後的愛滋病、瘋牛病、豬流感、禽流感、非典再到今天還在肆虐人類的新冠,哪一樣都與動物有關,哪一樣都與人類虐待動物有關,不是你要人類該喫、不是人類應該霸佔的空間,一定不能去霸佔。

當然,你上其它星球去看看可以,科學考察一下也行,但一定不可霸佔。

反向證明在不屬於空間中活不久

以上火星爲例,馬斯克雄心勃勃,以爲成本降低五千分之一就可以開發火星的商業計劃,是他忘卻了最重要的一點,如果火星上有人類類似的生命體,怎麼可以讓地球人類去居住呢?也許火星上根本沒有人類生命的生命體跡象,那人類上火星怎麼能活呢?誰能把空氣和水運到火星上去呢,在火星上人呼吸成本有多大?人類需要比發射成本更大的成本才能在火星上生存。

也許火星上有陽光、空氣和水,但它不屬於地球人類的生態。如果人非要去即使沒有生存成本問題,那麼地球后院也會先起火。

地球重量和磁場正在減少

關於地球的重量在減少的結論,傻子都知道地球的衛星發射到天空上去之後,地球的重量肯定在減輕,用初等數學也能算出來,現在天上多少顆衛星乘以每顆衛星的平均重量就可以算出地球的重量減輕了多少?地球重量在減輕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地球的引力在減少,地球的引力在減少,會影響地球轉速和我們人類生存,關於這個問題的精準答案還是由地球物理科學家來回答吧,肯定比人類進步更重要。2020年6月9號的今天有消息說,在過去200年的時間裏,地球的磁場減少了9%。爲了人類的科學進步,向外太空挺進,引力在減少,地球的磁場在減少的代價值得嗎?

以上的代價還不包括人類科技進步的代價是不可救藥、也無可挽回的對太空的污染。

結束語

正當人們歌頌讚馬斯克神武的時候,我卻發表這篇與他的行動反調文章,不是招人恨嗎?我是一個IT技術出身的人,一直從事技術工作近半個世紀,我從來不反對人類文明與進步,但是更確認的是:人類的科技進步不可以以犧牲地球物質和生命的生態爲代價。

還有另一句人知常情的戒語:不是人類該得到的,得到了也會失去,甚至是失去自己和自己的家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