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做了十五年皇帝,全部時間都住在洛陽,洛陽一時成爲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武則天晚年,又聽從狄仁傑的勸告,把中宗李顯從幽禁地房陵召回,重新立爲太子,而把李旦從皇嗣的地位,降爲相王。武則天在外廷雖重用張柬之,任爲宰相,而實際政事多委任於倖臣麟臺監(即祕書監)張易之、春官侍郎張昌宗兄弟。

到了公元705年,武則天已經八十二歲,這一年的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太子、相王都見不到她,只有張易之兄弟在旁侍奉湯藥。宰相張柬之聯絡禁軍將領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等,率領禁軍,擁太子李顯至洛陽禁內迎仙宮長生殿(武則天寢宮),斬張易之兄弟於廊下,並迫武則天退位。武則天被迫傳位於皇太子,皇太子即位,是爲中宗。

中宗恢復國號爲唐,上武則天尊號爲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病死洛陽上陽宮。武則天雖死,中宗雖復位但是以武三思爲首的屬於唐外戚系統的武氏勢力,並未剷除。武三思勾結中宗皇后韋氏,慫恿中宗,罷黜張柬之等,不久誣告他們要再度製造政變,加以殺害一時,韋后、武三思的氣焰非常器張。中宗四子,長重潤,韋后所生,爲武則天所殺。後宮生重福、重俊、重茂。重福爲韋后所嫌惡,被斥居外州,故重俊得立爲太子。重俊惡武三思、韋后,又聯絡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於景龍元年(公元707年)率領禁兵,殺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訓,並揮兵進圍皇城想迫使中宗退位,結果,重俊兵敗被殺,中宗另立少子重茂爲太子。

中宗在武則天在位時期,與韋后一起幽禁在房州有十餘年之久,到了武則天晚年,復召回洛陽,立爲太子,後來又復辟爲皇帝。他沒有統治經驗,在位時政治腐敗,貪墨成風。最爲突出的是“墨敕斜封”這件事。當時韋后、後愛女安樂公主、長寧公主以及中宗昭容上官婉兒等,皆依勢用事。要想求官的人,只要“用錢三十萬,則別降墨敕除官,斜封(不通過正式手續)付中書,時人謂之斜封官”。“斜封官皆不由兩省(門下省、中書省)而授,兩省莫敢執奏,即宣示所司”。當時凡任命“員外同正、試、攝、檢校判(謂判其官事)、知(謂知其官事)官,凡數千人”。

由於“政出多門,濫官充溢,人以爲三無坐處,謂宰相、御史及員外官也”。員外官自京司及諸州凡二千餘人,“銓衡失次,府庫減耗”。政治濁亂不堪。公元710年,中宗死,太子重茂即位爲帝,韋后以皇太后聽政,政治還在進一步腐化下去。這時能夠威脅韋后最高統治權力的要算是武則天少子,曾做過名義上的皇帝,降爲皇嗣,後來又把皇位繼承權讓給中宗的相王李旦了。他是碩果僅存的李唐帝胄,韋后如果不把他除掉,是無法走上武則天的道路的。

李旦第三子臨淄郡王李隆基知道父親處境危險,爲了不至於被政敵所消滅,爲了戰勝對手,於是急速發動了政變。在公元710年六月,事先聯絡左、右羽林軍所隸轄的“萬騎”果毅葛萬福、陳玄禮等,進入長安的玄武門,殺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斬宰相韋溫、宗楚客,滅其黨羽。並廢黜少帝重茂,李旦登上皇帝寶座,是爲睿宗。睿宗稱帝之後,以臨淄郡王隆基功大,立爲皇太子;公元712年,禪位於隆基,自爲太上皇帝。李隆基就是歷史上的唐玄宗(唐明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