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們常說的重疾險、醫療險等,還有一類不僅能返保費,還能附帶一點投資收益,持有一段時間後,從某個時期開始(可能是購買後第二年,也可能是55歲退休以後),會按一定比例,每年給你返一筆錢,連續返幾十年或者一輩子的保險,它們的廣告很華麗,交50萬,累計能拿到上百萬現金,這就是年金險。

……

年金險在大玩家看來,其實不算保險,因爲他沒有任何保障作用,不論你生病或是死亡,它都不會賠,當然有些年金險會對身故進行有條件的保障,比如70歲以後身故,保險公司不賠,70歲前身故賠所有保費,或者部分保額等,但這並不是它的主要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複利,按某個固定收益(最高不能超過4.025%)讓你的繳納的保費通過時間賺取大量收益,然後在某個時期分批次返還給你,這筆錢產生的收益保險公司會與你共享。

因此,年金險不像保險,更像是一種理財產品,而且是定期理財,你繳納的保費就是投資本金,投資收益在4.025%以下,平均在2%左右,跟餘額寶差不多,而且鎖定期幾年到幾十年不等,不能提前取出,如果提前取出,不僅沒有投資收益,還可能損失投資本金。

所以年金險具備以下幾點特徵:

1、年金險收益固定,而且最高不會超過4.025%,妥妥的低收益理財產品。

有些5%以上的年金險,其實不是指年金險本身,而是這款年金附加的萬能賬戶。大家可以理解爲保險公司爲了讓你繼續投資,會給你提供一個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你可以額外加錢,也可以把每年返還給你的錢重新放入這個賬戶做二次投資。

2、投資週期很長,長達幾年幾十年,而且必須要長期投資才能賺錢,流動性很差。

這一點是固收類理財產品的通用特性,它們每年會按固定收益產生投資效益,不同於股票或基金,會隨着市場波動而出現收益變化,有虧損或也有超額盈利。它們的收益永遠固定,這種投資方式的好處在於穩定性強,不會出現今年虧損明年賺的情況,而且時間是他們的好朋友,在複利作用下,投資週期越長,你的累計收益越高,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但這裏面也存在一個負面流動性風險,長達幾年或幾十年的投資週期,讓這筆投資的流動性優勢約等於無,而且更要命的是,如果你急用錢,比如兒子結婚,丈母孃催促買房必須要錢,你要想提前取出來,可以,但是會損失收益部分,而且如果退保時間太早,還會損失本金,讓你交50萬保費,卻只能拿回40萬。這個流動性風險是需要大家投保前慎重考慮的。

3、很安全,跟銀行存款差不多。

國內保險制度屬於剛性兌付制,也就是保險公司作出的承諾,保險公司必須絕對履行,不能違約,也不能因倒閉讓這份保單失效,即便保險公司倒閉,監管層也會讓新的保險公司繼續對你的保單履行保障義務,所以年金險很安全,只要中國還是現在的中國,你買的年金險就不會失效。

……

所以綜合這幾類特點,年金險值得買的理由:在於安全、收益穩定(收益幾十年如一日,如果擔心未來無風險資產收益即銀行存款利息會下降,年金險確實是提前鎖定收益的好東西),而且能強制儲蓄,讓你體會到交50萬領100萬的複利效應的魔力。

但它不值得買的理由同樣明顯:幾十年鎖定期,期間不能提前兌現,讓他毫無流動性優勢可言,那些投保後第二年就能返錢的,領取時間越早,收益越低,甚至會出現收益爲負。因此不適合未來可能急用錢,以及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而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房貸車貸的中年人和沒有收入來源的退休人員更不合適。而且年金險的實際收益率(即IRR)很低,平均IRR在2%左右,還不如買餘額寶。

IRR是一種收益計算方式,也叫實際收益率,就是投資過程中扣除成本,包括本金和投資週期折損等因素後,你能拿到手的錢,折算成每年能產生的真實投資收益,並非簡單的收益除以本金。常用於年金險這類收益固定,且投資週期很長的投資品種。

其計算方式比較複雜,但如果你會實用Excel表格,就很容易計算出來。在Excel按投資年份把每年繳納的保費計作負數,比如30歲開始,每年交5萬,交10年,那麼前十年就依次計作“-100000”;之後每年領取的錢,計作正數,比如55歲開始領,每年領4萬,計作“40000”;40歲到55歲之間不交錢也不拿錢的年份計作“0”。

如果你要計算領取到80歲的IRR,就把“40000”一直寫到80歲,再在空白表格上輸入“=IRR()”,然後選中第一個數字到最後一個數字,在按“enter”鍵,得出的數字就是IRR,按照以上條件,計算出來IRR=2.28%,大家可以試試,以後碰到年金險,把保費和領取金額帶入表格,就能算出IRR,也就是它的真實收益。

如果IRR超過3.5%,那就算是目前收益較高的,就值得買,低於這個數就買餘額寶,或者銀行理財產品吧。

……

最後一個問題,哪些人適合買年金險呢?

能負擔年金險保費的人,自然就適合。按目前IRR在4%左右,收益最高的年金險計算,假設大玩家30歲開始買,每年交3萬保費,連續交10年,累計30萬,60歲開始領,每年能拿到45480元。

按當前的生活水平,以每月2500塊的生活費計算,解決基本養老生活支出問題不大,如果每年保費低於3萬,那就不見得能保證當前生活狀態下大玩家的養老不愁了。

注意,這裏沒有算上每年2-4%的通貨膨脹,如果算上,60歲後每年4萬塊可能就夠3個月的開銷,所以如果真是爲養老做打算,前期累積保費起碼要在100萬左右,這樣60歲後每年可以拿到151600塊,除了解決養老問題,沒準還能出門旅遊一次。

再請注意,這裏是指確保一個人養老不愁,如果是夫妻二人,累計保費起碼要在160萬以上。

所以問題來了,30歲的年紀,你願意在未來10年,每年存10萬的養老金嗎?或者你們夫妻二人,願意每年掏16萬存做養老金嗎?而且在未來退休之前,保證家裏不會用到這100多萬。

能達到這個條件的家庭,大玩家估計不靠年金險估計也能確保自己養老不愁。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大玩家的建議保險還是先買重疾險或醫療險,做好自身的健康保障,然後把閒錢用來投資理財,買個指數基金、銀行固收理財,比年金險要划算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