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熱難耐,我們只能躲在房裏,靠空調和電風扇解暑。可是,在沒有電的古代,人們靠什麼來度過漫長夏日呢?

其實,智慧的古人是有很多辦法的。讀一讀宋代周邦彥的《蘇幕遮》,在潮溼悶熱的天氣裏,他筆下的夏日,讓人清爽無比。

蘇幕遮周邦彥(宋)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注:

燎(liáo):燒。

長安:這裏借指汴京。

吳門:蘇州,泛指江南。

屋裏,燃着沉香,發出清幽的氣息,來消除酷熱潮溼的暑氣。

屋外,鳥雀們呼喚着晴空。天快亮時,我一瞧,它們正在屋檐下說着悄悄話呢!

陽光探出了頭,荷葉上昨夜的雨滴也無影無蹤,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荷葉又大又圓,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遙遠的家鄉,我何時才能歸去呢?

我的家在江南水鄉,而我卻長期客居長安。

又是五月了,故鄉的朋友是否也在想念我呢?

在夢裏,我輕輕撐着一葉扁舟,划進了那盛開着朵朵蓮花的湖水中。

這首詞,是周邦彥客居京師時所作,當時他以太學生入京,爲宋神宗賞識,當時他久居京城,難免思鄉心切。

上闋,詞人描寫了夏日雨後的美景。其中,包括了嗅覺和視覺的感受。

夏日,一場夜雨過後,潮溼悶熱的天氣,讓人更加難受。可是詞人有兩大法寶:一是沉香,二是荷塘。

沉香是一種氣味芳香的中藥,十分名貴,在炎熱的天氣裏,屋裏燃燒一柱清幽典雅的沉香,會讓人心神安定,心靜自然涼。

古人常常會在院落和村子附近修建荷塘,荷花與荷葉的幽香,有祛暑解熱的功效。

雨後,詞人聽見一羣小鳥在嘰嘰喳喳地私語,看見天色已經轉晴,窗外的荷葉也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風姿綽約,在微風中輕舞着。屋裏屋外的芬芳和美景,能不讓詞人滿心歡喜嗎?

下闋,詞人睹物思情,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

窗外的荷塘,勾起了詞人的思鄉之情,他於是想起了江南水鄉一望無垠的荷花,一幕幕畫卷在眼前展開。

那裏,有在一起玩耍過的小夥伴們,他們在五月天一起同遊荷塘,歡聲笑語激盪在荷葉之中,迴盪在他的耳畔。

那裏,身着羅裙的採蓮姑娘,她們划着輕舟,在荷葉中若隱若現,宛若仙女下凡,美麗的笑臉倒映在水中,與荷花相映成趣。

想到這些,詞人彷彿進入了夢境,夢裏他輕櫓小舟,盪漾在仙氣氤氳的一片蓮池之中,沉醉不知歸路。

這首小令,真切自然,不加任何雕飾,宛如清水出芙蓉,又如飲一汪清泉,這樣美妙的享受,能不讓人神清氣爽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