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於拉薩市老城區中心,是最能代表西藏民風民俗的千年古街。它原本只是環繞大昭寺的一條轉經道,被藏族人成爲“聖路”,而現在卻逐漸擴展爲圍繞大昭寺周圍的大片舊式老街區,包括附近的下密院、印經院、席德寺廢墟、倉姑尼庵、清真寺等宗教文化聖地。

八廓街集西藏土特產銷售、旅遊觀光、最具代表性的民風民俗、西藏特色古建築等爲一體,是拉薩旅遊必去之地。臨街的房子幾乎都是商店,販賣各種藏族服飾、工藝品,還有來自印度、尼泊爾等地的商品。拉薩的許多名餐館也開在這裏,各種藏式美食應有盡有。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西藏拉薩八廓街必遊的六個好去處吧。

一、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位於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西街,地處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由吐蕃王松贊干布建造,至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爲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現在的“拉薩”。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經歷朝修改擴建,形成了現今的規模,佔地面積達到25萬多平方米,且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是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大昭寺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在他們的心中,大昭寺之神聖,並不遜於布達拉宮,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大昭寺內現供奉着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時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是大昭寺的鎮寺之寶,成爲來拉薩的遊客及朝聖者不可錯過的看點之一。大昭寺香火旺盛,信徒們虔誠地在門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了磕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寺中萬盞酥油燈長明,寺外八廓街上手搖轉經筒的朝聖者川流不息。拉薩有“內、中、外”三條轉經道,都是圍繞着大昭寺爲中心而進行。

二、瑪吉阿米西餐吧

瑪吉阿米西餐吧位於拉薩市八廓街東南角的一棟土黃色小樓上,是一個以藏餐、印度餐和尼泊爾餐爲主的餐廳。瑪吉阿米藏語意爲“未嫁娘”,出自六世倉央嘉措的情詩:在那東山頂上,升起皎潔的月亮,瑪吉阿米的面龐,浮現在我的心上。傳說中,瑪吉阿米是倉央嘉措的情人,二人相會處正是這個小黃樓。其實,真真假假又如何,沒有人會去在意,人們追尋的,只不過是那份浪漫自在的情懷。

瑪吉阿米西餐吧之所以聞名,不是因其餐食如何美味獨特,也不是因其窗外景緻如何迷人,而是由於倉央嘉措的傳說。餐吧共三層,有着濃郁的藏族風情。二樓茶几上有很多留言本,記滿了世界各地的驢友對於西藏的感受和回憶。三樓的平臺是俯瞰八廓街的絕佳地點,不過位置需要預約。餐吧的特色食物推薦青稞餅、酸奶糌粑、酥油茶、青菜香菇湯和水果沙拉。青稞餅很充飢,酥油茶據說有緩解高原反應的作用。

三、光明港瓊甜茶館

光明港瓊甜茶館位於拉薩市八廓街西北部的丹傑林路上,是整個拉薩知名度最高、最地道、市井氣息最濃厚的茶館,也是拉薩最大最老牌的茶館。店內其實很老舊,就是藏族人喝下午茶打牌嘮嗑的地方,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拉開不起眼的舊式布簾,幾百號人湧入眼簾,便是拉薩最慵懶的時光,這是老拉薩人和文青,藏漂的聚集地。

光明港瓊甜茶館生意異常火爆,如果只喝甜茶,不需要點餐,顧客需要自己從自助消毒櫃取個玻璃杯,坐下來以後往桌面上一放,然後在空杯子旁邊放一塊錢,自然就會有服務員拎着大鋁壺過來倒茶,並收走零錢。一塊錢一杯,幾塊錢一壺可以耗一下午,聽着不懂的藏語,看着來來去去形形色色的人,這是最正宗的拉薩氣味。茶館內還有炸麪餅、炸土豆和簡單的藏餐,藏面味道不錯。

四、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

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位於拉薩市八廓街,地處大昭寺北側,兩個威武的石獅子蹲守着一座裝飾考究的三層藏式樓房,樓房上匾題“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九個大字,筆力遒勁,酣暢淋漓,路過的遊客無不駐足觀看,很多人還進入其中參觀。由於駐藏大臣可以從大院南樓的窗戶近距離欣賞八廓街的繁華景象,因此這裏被稱爲“衝賽康”,意爲“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清朝中央政府曾在這裏設立首座駐藏大臣衙門,供駐藏大臣辦公和居住。

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陳列館中的展覽共分爲5個部分,分別是清政府駐藏大臣治藏事蹟專題展、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舊址復原陳列展、清政府駐藏大臣詩詞書畫生活展、民國中央政府治藏事蹟專題展以及中國共產黨治藏新紀元展等。通過展廳陳列、復原陳列、場景展示、圖版展示等形式,展館展出各類展品數百件,所有的這些都在默默地訴說着數百年來西藏的變與不變——變的是王朝興替、政權更迭,不變的是中央政府對西藏一以貫之、行之有效的管轄和治理。

五、下密院

下密院藏語稱“舉麥扎倉”,位於拉薩市城關區北京東路,地處幸福路北面,東與木如寺相連,由宗巴喀大師的親傳弟子傑尊·喜饒森格在1433年創建,是下部地區弘傳密法之所,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院最高學府之一。主殿四層,一層大經堂,內有48根大柱,承託大殿,可同時容納500名僧人誦經。上密院和下密院的僧人,按當時的規定只有在拉薩三大寺顯宗扎倉修習畢的人才有資格進入。

下密院佔地面積爲2100平方米,面積並不太大,主要建築有經堂、佛殿、辯經場和印經房等。其中無論建築規模和藝術價值都以主殿爲最。主殿設在密院中央,坐北朝南,高四層,有房屋七十餘間。下密院是僧人學習的地方,遊客來到這裏,如果恰逢僧人們上課,可以看到衆多的僧人在經堂內誦經,氣氛非常的神聖。很多家長帶着孩子一起來祈福,祈願學業有成。

六、根敦羣培紀念館

根敦羣培紀念館位於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街內,建成於2013年11月11日,作爲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社會公衆實行免費開放。紀念館共3層,分爲4個部分,分別爲:在安多啓蒙求知的二十四年、在拉薩精研佛法的七年、在南亞學識精進的十二年、重返拉薩生活的最後歲月。根敦羣培(1903-1951)是二十世紀傑出的藏族詩人、翻譯家、藏族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先驅、藏族現代社會繪畫的開創者,也是一位堅定的愛國主義者。

根敦羣培先生紀念館展區按照先生身前主要經歷共分爲先生故居、求學、旅居南亞、革命情操等,可以充分領略到根敦羣培先生傳奇一生中的不同階段的生活狀態,充分體現出先生的愛自己的民族和愛國的精神。在紀念館中,放有兩個根敦羣培先生高分子蠟像,一個是他年幼時座在卡墊上學習的蠟像,另一個是他成年後的蠟像,栩栩如生。院落中心沙地中特別設計了根敦羣培大師的腳印,圍繞着水井一圈,表示根敦羣培先生善於思索的一生,探索的一生和刻苦鑽研的一生。

對於西藏拉薩八廓街必遊的六個好去處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