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的世界人口和40%的美国人存在肥胖的问题。一项新研究发现线粒体解偶分子能够增加分子代谢所耗费的能量,不损耗身体的肌肉,不影响食欲。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化学教授桑托斯(Webster Santos)说,找到一种线粒体解偶分子BAM15,让小鼠减脂,却不影响进食,不减少肌肉的质量,也不会使体温上升。而且,在小鼠身上还看到了抗氧化、抗炎症的效果。

这份5月发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研究,认为这是未来治疗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基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脂肪堆积在肝脏的炎症,据估计,未来几年,这种疾病将是导致美国人需要肝移植的首要疾病。

线粒体就像细胞的动力源泉。细胞器产生细胞的能量来源——三磷酸腺苷,供给身体运动和其它生化过程所需的能量,保证身体正常工作。

为了制造三磷酸腺苷,营养必须被燃烧,使线粒体内膜以外的质子浓度高于线粒体内部的质子浓度,造成质子梯度,在线粒体内产生质子动力势差。当质子通过线粒体细胞膜上的三磷酸腺甘合酶时,产生三磷酸腺甘能量。因此,研究者发现,营养物的氧化、燃烧与三磷酸腺甘合酶相关。

“因此任何降低质子动力势差的物质将加剧细胞的呼吸。线粒体解偶分子是一种可以进入线粒体增强细胞呼吸的分子。它们的效果是改变细胞内的代谢,让机体无需运动去燃烧更多卡路里。”桑托斯说。

线粒体解偶分子绕过三磷酸腺甘合酶,把质子送入线粒体,避开了质子动力势差。为了建立质子梯度,质子必须被送出线粒体。这导致细胞消耗更多的能量。

了解到这些分子具有改变细胞代谢的功能后,研究人员必须确定这种药物的安全性。从小鼠身上的一系列实验来看,BAM15即使计量很大也无毒,也不影响小鼠大脑的饱腹感信号。

以前不少减肥药物靠改变大脑的饱腹感实现,使用者体重反弹得厉害,有的反而吃更多。小鼠使用了BAM15后,食量没有变化,但是体脂减少了。

以前曾发现线粒体解偶分子有刺激体温升高的副作用,这项研究中,使用直肠探测器,研究人员没有发现小鼠体温的变化。

不过研究人员认为BAM15有个较大的问题,在小鼠和人体内药效时间都太短,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寻找其它同类分子化合物。目前他们已经尝试了数百种相关的分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