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樓,是江南十大名樓之一。它雖然沒有岳陽樓“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襟,也沒有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的豁達,但千百年來,人們卻依然對潯陽樓包含的文化內涵津津樂道。

提到潯陽樓,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蘇東坡題字、白居易送客、宋公明題詩。然而,在小編看來,這些只不過是人們對潯陽樓的三個誤會罷了。但是正因爲這三個美麗的誤會,才成全了潯陽樓的千古美名。

然而,這座坐落於長江之畔的千古名樓,不管你來或者不來,它都靜靜地矗立着,眺望大江東去,任憑世人評說。

誤會一:蘇東坡“題字”

關於“潯陽樓”的得名,歷來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此樓原本只是一座默默無聞的江邊酒樓,北宋元豐年間,大文豪蘇軾曾在潯陽酒樓喝酒、觀景,酒家便請蘇軾題字。蘇軾欣然應允,當下就在酒桌上揮毫潑墨,寫下“潯陽酒樓”四字。不料店小二不小心打翻了一個酒杯,將酒潑灑在了“酒”字上。酒家無奈之下,只好將剩下的“潯陽樓”三個字拿去刻匾。於是,潯陽酒樓就成了潯陽樓。

這個傳說至今仍在九江地區廣泛流傳,甚至進入了當地的縣誌,就連古典名著《水滸傳》也予以採用。愛水滸原著第39回中,宋江獨自一人在潯陽江邊漫步,無意間來到一座酒樓前,“上有蘇東坡大書‘潯陽樓’三字”。

那麼,潯陽樓上蘇東坡“題字”的傳說,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

根據孔凡禮先生編纂、業界權威《蘇軾年譜》記載,在北宋元豐七年的四月間,蘇軾確實來到江州、登上廬山,並應邀題字。但是蘇軾題字的地方,是瑞昌縣的亭子山和廬山的圓通寺,並沒有關於潯陽樓題字的任何記載。

這就是說,蘇軾題寫“潯陽樓”的匾額,只是人們一個美麗的誤會。

實際上,潯陽樓最早並不是一座酒樓,而是江州的城樓。它最早出現於文獻,是在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韋應物的一首詩中。

唐德宗貞元元年,韋應物從永陽(今滁州)刺史調任江州刺史,寫下了《登郡寄京師諸季、淮南子弟》一詩,詩中就有“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的句子。可見,潯陽樓的得名,不是因爲蘇的題字,而是因韋應物的這首詩。

誤會二:白居易“送客”

真正讓潯陽樓聲名大噪的,是江州司馬、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韋應物賦詩三十年後,白居易從長安被貶至江州,他也登上了潯陽樓,並作詩《題潯陽樓》。因爲白居易無人不知的詩名,潯陽樓這才逐漸爲世人所熟知。實際上,白居易被貶江州,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誤會。

據《舊唐書·白居易傳》記載,白居易被貶江州,原因有二,即“越職言事”和“甚傷名教”。

元和十年,藩鎮割據,使人刺殺宰相武元衡,朝野震驚。白居易時“授太子左贊善大夫”,是東宮之官,他首先上疏爲武元衡鳴不平,要求迅速抓捕刺客予以嚴懲,以雪國恥。但此舉卻引起了時任宰相韋貫之的反感,認爲“宮官非諫職,不當先諫官言事”,意思說白居易不應在言官之前發聲,犯了程序上的錯誤。

隨後,那些對白居易心懷不滿的反對派,紛紛跳出來造謠中傷,說白居易的母親“因看花墮井而死,而居易作《賞花》及《新井》詩”,行爲有悖於禮教。於是,“執政方惡其言事,奏貶爲江表刺史”。但還有人認爲白居易不適合去當市長,當朝者又將任命詔書追回,改授“江州司馬”(一個無任何實權的地方官職)。

仗義直言卻含冤被貶,白居易的心中充滿了委屈和煎熬。一方面,他哀嘆各人命運的多舛,另一方面,他又擔憂整個帝國的未來。

然而正是因爲上級誤解、小人誣陷等一系列的誤會,白居易纔會在“楓葉荻花秋瑟瑟”的潯陽江頭結識琵琶女,纔會寫下千古名篇《琵琶行》,纔會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千年一嘆。

還要特別強調的是,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的地點,並非人們潛意識裏的江州北門潯陽樓,而是江州西門湓浦口,這在《琵琶行·序》中已有交代。而正是由於後人的誤會,纔會將這兩個地點混爲一談。

誤會三:宋公明“題詩”

宋江潯陽樓題反詩,是《水滸傳》中的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潯陽樓。潯陽樓之所以名揚四海,宋江功不可沒。

小說中,宋江登樓感懷,觸景傷情,以致潸然淚下,酒後題詩。因爲這兩首詩,宋江的人生命運就此發生改變。那麼,宋江題寫在潯陽樓上的詩,到底是不是反詩?這中間又有怎樣的誤會呢?

江州通判黃文炳,認爲宋江題的是反詩,不過是因爲詩中有“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句子。黃文炳要趁機借題發揮,想踩着宋江的階梯往上爬。但小編認爲,宋江題的不是什麼反詩,只是他的酒後牢騷。整部水滸中,宋江從頭至尾都沒有反心,很多讀者都誤會了宋江。

爲何這麼說,我們來看宋江到江州之前說的一番話。

在水滸原著第36回中,宋江刺配江州,路過樑山,晁蓋等人苦留宋江,宋江說道:“小可不爭隨順了,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雖生何益?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願只就衆位手裏乞死。”說完之後,宋江還“淚如雨下”。宋江這番發自肺腑的言語,早已表明了其不想落草的真實想法。如果想反,早在這時就已反了,何苦還要多此一舉,遠赴江州,寫下“反詩”,留下證據呢?

古人的普遍文化認知是,對朝廷盡忠、對父母盡孝、對朋友盡義。反映到宋江身上,就是衆所周知的“不反朝廷,只反對貪官”。晁蓋死後,宋江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聚義廳”改爲“忠義堂”,說明宋江將晁蓋“義字當先”的路線修整爲“忠字當頭”,這本身就可以看出在宋江心目中,對朝廷盡忠高於對兄弟盡義。所以說,宋江壓根就不想反也不會反,“反詩”是黃文炳、甚至是讀者對宋江的一大誤會。

時光荏苒。如今,古老的潯陽樓,依然矗立於九江市的鋼筋水泥森林之中。歷史的煙雲已經消散,嶄新的時代已經開啓。誤會也好,笑談也罷,潯陽樓都在那裏,靜望大江東去,任憑後人評說。

相關文章